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日月峡新闻 > 总部动态 > 正文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五讲:泛爱众-3

媒体:原创  作者:日月峡
专业号:日月峡 2018/5/24 12:15:08

课程《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五讲:泛爱众-3

——2013年春节森林瑜伽养生讲习班传统文化课程

主讲:刘尚林

内容

待人之道

仁慈博爱
QQ截图20180523230420

《弟子规》详解--15—泛爱众-3  mp3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弟子规》详解--15—泛爱众-3  wma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十五讲:泛爱众-3

下面我们学习: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注释】

将,是将要;加人,对待别人;加,施加、置放;欲,想要;即,就;速已,赶快停止;速,快速;已,停止。

【译文】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打算怎样去对待别人,应该先问问自己;如果是自己也不愿意做的应该马上停止。

【相关引申】

这是待人之道,是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认同的一个道理,因此称为黄金法则。

意思是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能强加于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论语有三处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一处:

论语·颜渊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说:“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中国几千年前,孔子提倡“仁”,仁道、仁爱。“仁”,是人字旁边加一个二,代表两个人。两个人为一体,同时也是代表所有的人。自他一体是“仁”。如果自己与别人还有分别,甚至还会起利益上的冲突,起摩擦、对立,就没有仁了。仁没有了,这个体就破坏了。

仁,代表了宇宙的真相。宇宙本来是一体的,这是我们练瑜伽所特别强调的。我们与宇宙同呼吸、共命运,体现的是人与宇宙一体观。因此真正懂得仁,懂得自他一体、自他不二的人,必然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问仁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都要有至诚恭敬的态度,如同会见重要的客人一样。

这是讲对人的恭敬。对人、事的恭敬心是一样的,是平等的。做事恭敬,对员工也是同样的恭敬,员工对老板必定会忠诚。人人都希望被人恭敬,希望自己被人恭敬,就要用同等的恭敬心对待别人。不希望别人不恭敬自己,我也不可以不恭敬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方能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邦,是指诸侯统治的国家。家,是卿大夫统治的封地。“在邦”是指在政府、在机关团体、在企业,替社会服务;或者是在家里工作,为家人服务,都没有怨恨。因为你恭敬人,绝对不会轻贱别人。

仲弓听到这句话马上说,“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雍”是他自称,仲弓名“冉雍”;事是指从事,是照着去做。他说,虽然我并不聪明,但是愿意努力落实夫子的教诲。这是真正求学的态度。儒家的学问不是用来谈,不是挂在嘴皮子上,而是要力行,要去做的。仲弓的态度是真正在学儒,不是在搞儒学。搞儒学的人写论文可以,讲话滔滔不绝,但是圣贤人的教诲没有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那样的学问得不到圣贤之乐。因此一定要学习仲弓“请事斯语矣”。

古人云“君仁则臣忠”。君就是领导,领导仁慈,对下属仁爱,下属对老板、对领导自然就忠诚。“种如是因,就得如是果。”《尚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一个人行善好施,就很吉祥,很有福气,这是自然的召感;行不善,自然有灾殃,这是天道。

第二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他问:“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我们能够终身奉行?把这个字做好,成圣成贤都有份。”“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恕”,宽恕、饶恕的恕。上面一个如,下面--个心,如其心,意思是别人心里想什么,你与他想的一样,这就是如其心。

“恕”的意思与“仁”的意思是一样的,整个人类都如一心。“仁”是自他同体,“恕”是自他同心。同一个心性,没有二心,同一心源。这个心我们称它灵知心,也称之为良心,也就是《三字经》里讲的本性。

如其心,是“恕”,是“仁”,这是夫子教给子贡的心要,这种境界是圣贤的境界。

第三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公冶长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很好学,夫子讲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就真正去奉行。这句话是他学习的心得报告。他说,我不希望别人加诸我,我也不能够把我不愿意的加给别人。

孔子听了子贡的话说,“赐也,非尔所及也”。孔子讲得非常不客气了。“赐”是子贡的名,他的名叫端木赐。孔子说:“端木赐,这种境界你还没有达到,这不是你所能够达到的。”

这种境界就是仁的境界,是恕的境界,也就是圣贤自他一体、宇宙万物与我一体的境界——我们学习的最高目标。

《论语》中三次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将其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下面我们再讲一个曹操的宽容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以劣势兵力在官渡一战,歼灭了兵强势盛的袁绍主力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历史上称这一以弱胜强的战役为“官渡之战”。

10月份的一天,官渡之战刚刚打完,曹军在清点战果的时候,一官员抱着一大捆信件,急匆匆地来向曹操汇报:袁绍仓皇逃走,扔下不少东西,其中有一批书信,是京城许都和曹营中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

曹操接过信,翻了一下,让人一封一封地念出来。这些信大都是吹捧袁绍的,有的是与袁绍联络感情,以求曹操失败后自己有个出路,有的在骂了曹操一通后,干脆表示要离开曹营,投奔袁绍而去。

曹操的亲信听了这些信件的内容都很生气,有的说:“这些吃里扒外的,这还了得!应把他们抓起来!”

曹操却微微一笑,开口说:“把这些信统统烧掉。”

这个命令使在场的人都愣了。“不查了?”有人轻声问道。

“是的,请你们想想:当时袁绍的力量多么强大,连我都感到不能自保,何况大家呢?这些跟着我打仗的人谁没有家庭儿女,谁在绝望的时候也会找出路的,所以不要追问了。”

曹操就是这样推己及人,自己对胜利都没有信心,怎么要求别人呢?这件事情传出去,那些暗通袁绍的人才把心上的大石头放下,旁人也觉得曹操度量大,体恤部下,能够宽容人,愿意在他的麾下效力,曹军的军心更振奋了。

上面我们学习的待人之道,实际上是孔门的恕道。我们为人处事,接人待物,要守住一个“恕”字。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

【注释】

恩,恩惠;报,回报、报答;怨,怨恨。

【译文】

这段话的意思讲的是: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法去报答,和别人结的怨要想法去忘掉;抱怨不过是一时,报恩才是长远的事。

【相关引申】

这是讲,别人的恩我们要常常记在心里,要常常想着报恩。别人如果对不起我,怨恨不可以记在心里,要把它忘掉。抱怨的时间短,报恩的时间长。短和长推到极处,就是不能够抱怨,应该报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心里面只有恩义,没有怨恨,这种心境是大自在,海阔天空的境界。

一个不知道恩义的人,说严苛一些,真的是还不如禽兽。而报恩,要知道谁对我们的恩情最大。那就是我们的父母,父母的恩都不能报还能报谁的恩呢?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知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都是报父母恩。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个韩信报恩的故事。

韩信少年时家境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的冷眼。

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

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这便是“漂母的一饭之恩”的故事。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很多人也听过,高山流水遇知音也是这个故事的另一个名字。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

有一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感叹俞伯牙的音乐“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

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了。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这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也是一种知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是春秋末期晋国著名刺客豫让说的,强调感恩报恩。

因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

第一次攻击失败以后,他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残身苦形,使妻子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子的时机。

第二次行刺仍以失败告终,但是被捕的豫让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他请求赵襄子借衣服让他砍一刀。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服,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

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无数感恩的故事。这是“报恩长”。那么“怨欲忘”和“抱怨短”怎么进一步理解呢?

说文解字上说,怨,恚也,从心从夗。恚,是恨、怒的意思。怨从心起,消除心里的恨和怒要从调心开始。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这是讲,要和解大的怨恨,应从什么地方化解?要从心上化解。如果不能从心上化解,表面上虽然好像互相也客客气气还在一起,大的怨看起来没有了,还有余怨。余怨在心,这就不能叫善了。

善是什么?幸福圆满称之为善。因此圣人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圣人执借据而不逼索于人。

有德者就像执借据而不逼索一样,施德不求报,得理能让人。也就是说,圣人是只管自己这一半,就是负责自己这一边的事情,样样都管好自己,尽自己的义务,不责怪别人,不要求别人,这是圣人的境界,这是恕道。

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名臣。

有一次,武则天对他说:“虽然你政绩突出,可还有很多同僚说你的坏话。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狄仁杰说:“臣本不才,别人批评臣,正是对臣的监督和爱护。如果陛下认为臣做得不对,臣愿意明白自己的过失并改正;如果陛下明察,认为臣做得对,不相信流言,那是臣的荣幸。既然如此,臣何必知道他们的姓名呢?”

武则天听后,大为赞叹,认为狄仁杰确实有大臣的风度。

古人云:“仁者无敌。”真正仁慈的人,心中没有敌人。因为仁爱之人,只有爱人的心,没有敌对的心,没有怨恨,因此他无敌,真正能得到心地的解脱自在。过去说“仁者无敌”,好像有多大能耐似的,把这句话给理解偏了。是仁者他的心中没有敌人,他和所有的人不敌对,因为他懂得所有的人都是一体,自他一体。既然是一体,我何必要用自己的左手去剁自己的右手呢?用自己的左脚去踩自己的右脚呢?没有人这么傻气,懂得这个道理,就天下和谐了。

下面我们再了解一个吕蒙正不计人过的故事。

吕蒙正是宋朝名臣,为人正直善良。

吕蒙正不喜欢记忆别人的过失。初任相当于副宰相职务的时候,进入朝堂,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

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

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们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穷追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胸怀大量。

这种度量也是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所必备的,否则整日纠缠于个人的恩怨,哪里还有时间和心思去搞事业呢?

当然,处理恩怨是要智慧的。

在古代,魏国与楚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小县。一个姓宋的大夫,到这个县去当县令。

两国交界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差不多,所以两国的老百姓都以种瓜为生。

这一年春天,气候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魏国的人担心瓜苗不长会导致损失,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到地里去挑水浇瓜。连续浇了几夜之后,瓜苗的长势就变得特别好,特别旺盛。

而这时楚国老百姓的瓜田里的瓜苗长得不好,蔫蔫的。他们一看魏国人种的瓜长得好,心里很不爽,很嫉妒,于是半夜三更偷偷地跑到魏国的瓜地里,把瓜秧都给踩断了。

魏国的老百姓很生气,说我们今天晚上也过去,把楚国的瓜秧也给他踩了,凭什么我们经常被他们欺负,我们又没做错什么。

这时宋大夫摇摇头,对这些百姓说:“如果你们一定要这么干,也不是没有道理,确实是那些楚国百姓有错,我们魏国百姓没有错。但是你们这么干,最多就是解解恨,撒撒气,可是后面呢?以后楚国的人更不会罢休了,晚上又来踩你们的瓜秧。今天他踩你,明天你踩他,踩来踩去,两边的瓜都没有啦,对谁都没好处啊!又积怨,何必呢?”

魏国的老百姓就问宋大夫:“那怎么办呢?”宋大夫就出主意说:“你们今天晚上浇完了自己的地,再过去把楚国的地浇一遍,结果怎么样,你自己会看到。”

魏国的老百姓当天晚上也把楚国的瓜地给浇水了。

第二天,楚国的人发现魏国的人不仅不记恨,反而在夜里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

这还是一件小事吧?但是两边的老百姓都不知道,当时楚国对魏国正好也是虎视眈眈,就等着一有借口就准备发兵攻打魏国。

而边境这件事情被楚国的县令知道,他把魏国的老百姓晚上来给楚国浇地的事情禀告了楚王。

楚王深受感动,内心不安,不但没有发兵攻打魏国,而且主动和魏国和好,送去了很多珍贵的礼物,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

这就是对恩怨的处理方式。毁瓜与护瓜,处理得好大家都好;处理得不好大家都不好。

报恩完全是一种心态与修养的沉淀,与抱怨截然不同。常怀感恩的人,永远活在快乐中;经常抱怨的人,久而久之心理会变得扭曲。

我们生活中,会有一些恩与怨,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冤家宜解不宜结。所以我们应以感恩的心来对待我们周围的一切人,以最大的耐心、最大的诚意来化解矛盾,以德报怨。这些道理也要让孩子们懂得,要让孩子在心态健康的状态下学习、工作、生活。

待婢仆,身贵端 ;虽贵端,慈而宽

注释

待,对待;婢,指供使唤的丫头;仆,指供使唤的工役或车夫;贵,最重要的;端,正直;慈,仁慈;宽,仁厚,气度大。

【译文】

这段话讲的意思是:对待婢女仆人,自己应注意以端庄的品行态度去让他们畏服;虽然如此,还需要注意分寸,要显得你仁慈宽厚,没有看不起他们。

【相关引申】

这是讲对下属之道。婢仆现在可以解释为下级、下属,或者是晚辈,或者是我们的学生。总之,身份、地位都比我们低的这一类人。对待这些人我们要“身贵端”,我们的言行举止要端正。

虽然我们今天已经没有婢仆了,但是《弟子规》讲的这些情况也适用于现在那些家政服务人员、保姆等,延伸至一切服务人员,餐厅、客房、卫生、环保人员,等等。他们每天都要和雇主生活在一起,可是又不是雇主的真正家人,那么雇主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应该扮演三种角色:一是君,二是亲,三是师,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君、亲、师”。“君”延伸理解,泛指领导、上级,他的责任是领导下级、下属,带领他们;“亲”是父母家长,把下属、下级当作儿女一样看待;“师”就是老师,要为下级、下属做一个好榜样,教导他们做好人。我们要教导他们,必须要自己行得正,这就是“身贵端”。

一个企业的领导,要领导好企业,首先要自己有良好的品行,所谓“己身正不令而从”。领导做得正,下属看到了必定是向领导学习。如果我们自己没做到,心口不一或者是言行不一,这样就很难服众。

比如,一个企业的员工,他同时也是可以做君、亲、师的。这个岗位上,他用道德带领大家,这是做君;他对自己的同事关怀、照顾、很有爱心,这就是做亲;常常用圣贤之道,把做人的道理为人演说,这就是做师。因此无论你是在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岗位都可以,也都应该做君、亲、师。

身为领导、师长待下属,“虽贵端”,还要“慈而宽”。慈就是仁慈,宽是宽厚。对待下属晚辈,不可以太过苛刻,应该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国家如是,企业也如是。

企业领导人要处处关怀自己的员工。部门经理要用什么人呢?真正爱护员工的贤臣,不能只图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令员工有很多怨言,这样的企业也不会长久。

因此,治国也好,管理企业也好,不外乎两桩事情:一个是用人,一个是理财。人用好了财也就理好了,这个团体,这个国家必定能治理好。

宋朝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诗人叫杨万里。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齐名。

他的夫人罗氏生性清正俭朴,虽然是贵夫人,但是对奴仆惠以使下,“虽贵端,慈而祥”。

古代的冬天没有空调、暖气,仆从更无法取暖。于是,罗氏一到冬天就很早起床,亲自下厨熬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粥,分给男女仆从吃完以后,再安排他们干活。一直到70岁,这位罗氏夫人都坚持这么做。

杨万里搞不懂,就问自己的妻子:“天气这么寒冷,你现在也70岁了,为什么大冬天不多睡一会儿,非得起来熬这锅粥啊?家里这么多仆人,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干,你为什么非要自己来干呢?”罗氏的回答是:“仆人也是有爹妈的,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冬天早晨这么冷,一定要让他们的肚子里边暖和些才可以干活啊!”

更为难得的是杨万里和夫人罗氏一共生了7个孩子,4个儿子、3个女儿,他们都是由罗氏夫人的母乳喂养长大的。过去的官家很多都有奶妈的。有人就问罗氏夫人:“你这是干什么啊,一个人奶大7个孩子?”而罗氏讲:“我看不得别人饿着自己的孩子来喂我的孩子。”这位罗氏夫人到80岁了,还自己种麻纺衣。这就是“杨罗氏惠以使下”的故事,“使下”即仆从的意思。

古人相信因果报应,相信积德,因为杨万里脾气坏,为人正直,所以他当官得罪了很多人,而且自己并没有当什么太了不起的大官,但是他的4个儿子全部当上了大官。所以古人就总结,把这个功劳归到了他们的妈妈身上,因为妈妈慈而宽,非常尊贵、端庄,积了德。妈妈受苦,儿子享福,在民间一直有这个说法。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他能称霸诸侯与他仁慈宽厚的态度,赢得臣子的忠心,为他打下强盛的基础有关系。

有一天,楚庄王在宫中大宴群臣,一直喝到日落之后还没结束。

突然灯光全熄,殿上一片漆黑。这时候有人拉了一下庄王宠妃的衣服。庄王的宠妃也顺手将对方帽子上的帽带扯下来,并且告诉了庄王,要庄王赶快把火烛点上,查看谁的帽带不见了。

庄王一听,就说:“酒是我赏给他们喝的,让他们醉而失礼了,是我的不对,如今又为了彰显你的清白,而羞辱我的将士,实在说不过去。”

于是叫人传令下去:“今天你们与我喝酒,没有把帽带拿下来的,就表示喝得不痛快。”

当时参加宴会的群臣有一百多人,个个都把帽带取下,喝得尽兴而归。

大约过了两年,楚国跟晋国发生了霸主之争,战事非常激烈,每次交战,在楚庄王的阵前总有一位大臣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把敌人打得落荒而逃。

于是庄王就召见他问:“我何德何能,让你这样出生入死地为我牺牲,而且我也没有对你特别的照顾呀!是什么原因啊?”

那位大臣答说:“我就是那位在夜宴中被摘下帽带子的人,论罪当死,但是大王却隐忍下来,保全了我的颜面与生命。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时时刻刻抱着为陛下肝脑涂地,洒血阵前的决心,以报答大王的恩德。”

庄王深受感动,因而信心大增,终于击败晋军,取得胜利,奠定了楚国强盛的基础。

这就是《说苑 ·复恩》“绝缨尽欢的楚庄王 ”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待仆婢,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最好的例子。大臣亦是仆,据《礼·礼运篇》的解释:“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所以臣是公家的仆,国家的仆,现代的公务人员自称“公仆”是有道理的。

下面我们学习这一章的最后一项: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注释】

势,权力;服,顺从; 不然,不以为然;理,凡合于道、义、性的事就是理;方,才;言,议论。

【译文】

这段话讲的意思是:权势可以获使人服从,虽然表面上不敢反抗,心中却不以为然;唯有以道理感化对方,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而没有怨言。

【相关引申】

这是讲我们对人要讲理,不能以势压人。如果是仗着自己的权势,仗着自己家里有钱、有地位来压服人,虽然表面上他被你的威势所压倒,但是心里并不服。如何才能让他信服?一定要把道理摆明,晓之以理,这样他才能心服口服,达到“方无言”。

战国时期,孟子到各地去游说他的仁道,有人说靠武力照样可以称霸,根本用不上讲仁道。孟子说:“靠武力称霸必须要以国富民强为基础,是武力压服而非心悦诚服,而以仁道称霸,以理服人,则可以让人心悦诚服,使国力强大。”这就是“理服人”的来源,也是成语“以理服人”的出处。

廉颇和蔺相如同在赵国做官。廉颇战功卓著,被封为上卿;而蔺相如在出使秦国后,也被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不服,想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后,总是刻意回避廉颇,以免发生冲突。他说:“秦国所以害怕赵国,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如果我们两人相斗,国家就危险了。”

廉颇知道后感到很难过,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谢罪,从此两人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这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

《说苑·复恩》还有一则“秦穆公失马”的故事,这也是中学语文课学习的内容。

秦穆公曾出巡而走失骏马。他亲自去寻找,看到有人已杀了骏马,正在一起在吃马肉。

穆公就问他们:“这是我的骏马呀!”众人都吓得站起来了。

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肉而不饮酒的人会死。”于是吃马肉的人,依次饮了秦穆公赏给他们的酒。饮酒后,杀马者都惭愧地离去了。

过了3年,晋国攻打秦国,包围了秦穆公。

以前偷马吃的人知道了,都说:“3年前穆公饶恕了我们这一命,这个恩情欠得太久了,现在我们可以舍命来报答他了。”于是大家拿起武器,冲进晋军阵中,把穆公救了出来。

穆公突围后,一举擒获晋惠公,打了一场胜仗。

 

【小结】

“泛爱众”这一章,不仅向弟子讲述了平等博爱的道路,还具体规范了待人处事的细节。如果说“谨”的重点是行为上的修为,“信”重点在言语上的修养,那么“泛爱众”就从众多细节告诉弟子无私这个前提下的平等博爱、待人处事及品德修养的道理,正可谓大爱无疆、大道无垠。

“泛爱众”,就是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富贵、贫贱、种族和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存的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这也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

泛爱众的仁人君子,心中有人我一体的观念,所以肯放下滔滔私心,关怀大众,对于大众平等的对待,并能随缘随分随力爱护。我们若处处学着仁厚待人,并深入学习各项才艺,相信也能做出一番利益大众的事业。如果我们多为大众着想,能够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关怀、相互体谅的温馨社会。

从“入则孝,出则弟”到“谨而信,泛爱众”,孔子从“孝弟”的自然亲情出发,以推己及人为方法,扩展为“泛爱众”的道德理性,即从自然血亲伦理关系中“孝弟”培养出来的道德情感,获得心理基础,又超越了自然血亲关系,面向一个众生的世界,并产生“谨而信,泛爱众”的普遍性的人类道德价值立场和情感,即从家庭到家族,再到国家,最后涵盖“天下”。所以说,泛爱众体现的是这样一种博爱精神。

什么是博爱?博爱这两个字出自《无量寿经》上“尊圣敬善,仁慈博爱”。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许多的成语都是佛经上的,由此可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于中国人生活层面的影响,都非常的深。

博爱,是对全人类的广泛的爱!博爱需要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它最基本的条件是“人人平等”,“有一颗热忱的心”。所以博爱的定义就是:“对其他人有一种热忱的心,去帮助所有需要关心的人。”

博爱,既是无私的,又是广大的,既能把这种爱给予亲人,给予朋友,也能把这爱给予不认识的人,甚至是在自己的敌人遇难的时候也能伸出援助之手!

博爱,可以表现出热爱生命、泛爱万物的强烈情感。在当今全球变暖,生态环境整体也在继续恶化的情况下,对自然,对我们生存环境表达出我们的爱,走生态发展之路,意义非比寻常。

作者:刘尚林

制作:王克力、刘剑南

编校:王丽华

相关链接:

《弟子规》详解(Ⅲ)第一讲:绪论

《弟子规》详解(Ⅲ)第二讲:总绪

《弟子规》详解(Ⅲ)第三讲:入则孝-1

《弟子规》详解(Ⅲ)第四讲:入则孝-2

《弟子规》详解(Ⅲ)第五讲:入则孝-3

《弟子规》详解(Ⅲ)第六讲:出则弟-1

《弟子规》详解(Ⅲ)第七讲:出则弟-2

《弟子规》详解(Ⅲ)第八讲:谨-1

《弟子规》详解(Ⅲ)第九讲:谨-2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讲:信-1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一讲:信-2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二讲:信-3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三讲:泛爱众-1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四讲:泛爱众-2

阅读 8704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