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日月峡新闻 > 总部动态 > 正文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四讲:泛爱众-2

媒体:原创  作者:日月峡
专业号:日月峡 2018/5/20 6:07:43

课程《弟子规》详解(Ⅲ)第十四讲:泛爱众-2

——2013年春节森林瑜伽养生讲习班传统文化课程

主讲:刘尚林

内容

待人处事

品德修养
QQ截图20180519224510

 

《弟子规》详解--14—泛爱众-2    mp3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弟子规》详解--14—泛爱众-2    wma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十四讲:泛爱众-2

下面我们学习与人相处时要注意到的细节和如何照顾到他人的情绪,那就是: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注释】

闲,空闲;搅,打扰;不安,不高兴、不舒服。

【译文】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别人正忙着没空的时候,不要因自己有事而去打扰;当别人身心不安的时候,不要跟人家说话而打扰他。

相关引申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核心是要善于察言观色,多为对方着想。要学习有天性的孩子的那种察言观色的本事。我们成年人及老年人,现在来学习这个察言观色的本事,也是返老还童,也是返还功夫的一种修持方法。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家里的孩子,当他向你要东西的时候,他选择你心情好的时候要。这察言观色,为什么我们进入成年以后反而不会了呢?这要回过头来反思自己。当做过很多事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我们都要回过头来重新地反思自己,从日常生活当中去找别扭的地方都在哪儿?

我们也可以想一下,检讨一下,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好的建议并没有得到采纳,反而惹来负面的结果呢?

历史上最著名的进谏和纳言当属魏征和李世民。魏征不阿谀奉承,敢于实事求是,直言忠谏,毫不客气地给唐太宗李世民提意见,出谋划策。唐太宗认真听取了他的意见,使得唐朝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唐太宗也因此成为“千古一帝”而受世人的称赞。

据《资治通鉴》魏征生平记载,魏征“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据说有一次是抬着棺材进谏的,这就意味着魏征非常清楚进谏的危险,他是敢于冒死直言进谏。

魏征最后是善终。他死后,李世民亲自撰写了碑文并亲笔书写在墓碑上。出灵的时候,李世民登上禁苑的西楼,望着灵车痛哭。李世民对魏征思念不止,跟左右大臣说:“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看到国家兴盛衰亡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魏征去世了,我丢掉了一面镜子。”

这说明魏征的进谏是成功的,用现在的话说,他的进谏是讲科学,讲策略,有语言技巧的。

下面举一个例子:

李世民当政初期,众臣建议到泰山封禅,以彰显国威不亚于秦皇汉武,唯独魏征反对。

唐太宗不高兴了:“魏征,你是不是觉得我功不高、德不厚、国不安、四夷不服、年谷未丰、祥瑞未至,没有资格到泰山封禅呢?”

魏征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刚经历了隋朝暴政和军阀混战,哪儿有什么功德去炫耀呢。但他的言语要是稍微流露出这样的意思,肯定拉出去砍了。那他是怎么说的呢?

“陛下您尽管拥有以上六德,然而隋末大乱,粮库空虚,我们劳师动众从长安远赴泰山,补给不易;而现在泰山沿途草莽丛生,附属国宾客见了难免怀疑我国国力,还要给他们大量封赏,实在是图虚名而受实害,望陛下三思。”+

魏征首先肯定了李世民已经拥有了以上六德,拍下了马屁,然后提出了两个客观原因——隋朝战乱和外国使节。这两个原因跟所有官员都没有责任关系,因此没有人强烈反对,这样魏征的进谏就达到了目的。

“人不安,勿话扰”,是讲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心神不安的时候,就不要去打扰他,也不要同他讲话,因为他可能心里正在郁闷,或者心里面有些忧愁的事情,不愿意同人讲话。给他一点安静的时间,可以静静地给他端来一杯茶,放在他附近,悄然地离去,使他能感到随时都有人在关心他,他的念头也会慢慢地淡化。

要学会以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接触方式或安慰的方式,根据不同的环境情况表达对他的关爱。总之就是一个原则,要让对方感到安宁,从不安的状态解脱出来。能常常安慰别人,让别人的心神安宁,我们自己也能得到心神安宁。因此我们要懂得察言观色,察言观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关怀别人。

《论语》里有一段对话,子张问孔子说:“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士”,是读书人、“达”,是通达事理。怎么样做才是通情达理呢?孔子回答说:“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这是讲,真正通达事理的人,他正直,而且爱好正义,懂得察言观色,能够谦卑地对待别人,这种人就称得上是通达事理的人。

圣人教导我们发心要善良,要懂得常常看到别人的需要,察言观色,不要等别人说,我们就能够看出他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常常替别人着想,谦虚恭敬别人,才能受到欢迎。

这里的关键词是“心存善良”。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当你关注他人时,发现的不会都是优点、光彩的事儿,这时我们该怎么做?《弟子规》告诉我们了: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注释】

短,指缺点;切,一定;莫,不要;揭,公开表露;私,秘密。

【译文】

这段话讲的是:别人有短处,千万不要到处宣扬;别人有隐私,绝对不能说出去。

【相关引申】

揭发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有伤厚道,会损及阴德,带来祸害。这就是说,当别人有短处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去揭发他。给别人留面子是爱护他。看到别人有短处,要懂得包容,甚至帮助他。在没有人的情况下,用很柔和的方式跟他讲,请他改过。不可以当众揭发他的短处,这样做不但与人结怨,自己的德行也败坏了。

这里有个“蒋琬雅量”的故事。

蒋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宽以待人,从不道人之短,揭人隐私,对于轻视自己、与自己有矛盾的人总是宽容相待。

有个叫杨戏的地方官,为人坦率不拘礼节,蒋琬与他谈话时,他也是漫不经心地作答。于是,有人别有用心地对蒋琬说:“杨戏轻慢傲人,有些过分了吧?”蒋琬严肃地回答:“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当面顺从而背后非议,这是古人所不为的。杨戏要称赞我,这又不是他的本意;要反驳我,又会表明我的错误,所以沉默不语,这正是他为人坦诚的表现。”

蒋琬言行一致,对杨戏始终没有一丝一毫的成见。相比较而言,姜维外宽内忌,无法容忍杨戏的傲视,不久将其废为庶人。

一个掌管农事的官叫杨敏,曾经毁谤蒋琬,说他“办事糊涂,实在不如前人”。这一大胆的言论很快就被报告上去,有关官员要求审讯杨敏。蒋琬表示反对,他说:“我确实不如前人,这是实情,不必追究。”

既然如此,按规定就必须有不加追问的理由,蒋琬心平气和地说:“假使不如古人,那么政事就办不好,政事办不好,自然就是糊涂,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不过,这件事情还没有了结。后来杨敏因事入狱,有人担心蒋琬乘机报复,这样一来杨敏必死无疑。但是胸怀磊落的蒋琬并无芥蒂,不怀成见,杨敏得以免除生命之忧。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蒋琬确实具有常人所没有的度量。身为高官,这般虚心地对待别人提出的批评,善意地理解别人的指责,对部属当面傲慢、背后诋毁的“短”和“私”,都予以宽容,不求全责备,不打击报复,时时处处勇于从自身找原因,其胸怀真可谓博大!

因此,在他为相期间,蜀国基本上没有人事上的重大矛盾和纷争,保证了全国官员同心,上下安定。

我们要学习蒋琬的雅量,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不能揭发别人的短处,而且心里不要去想着别人的短处。想着别人的短处,那是把别人的缺点、错误放在了自己的心上。

本来是一个本善的心,变成了装着别人短处的垃圾桶。把别人的那些垃圾、缺点全部装在自己的心里,这对不起自己,况且我们眼中看到别人的短处也未必是真实的,可能我们了解得并不全面。如果一知半解,道听途说,向别人大肆宣扬、揭发,这不仅与他结怨,更将自己的德行败坏了。

古人有一个比喻说,看到别人的短处,实际上就好像自己的鼻子头上有一个污点,去照镜子,发现镜子里面的那个人怎么鼻子头上有个污点呢?就去说他:“你怎么长得这么难看,鼻子上这么脏。”

批评对方实际上是批评自己,所以当揭人家短的时候,就是揭自己的短;讲别人的缺点、错误,正显得自己是一个好说是非的小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对那些流言蜚语不闻不问。古人讲“流言止于智者”,一个智慧的人,从来不去传播流言蜚语,好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人有私,切莫说”,这是说人如果有隐私,我们千万不能说。有关人名节、有关人家终身大计,或者是企业、国家里面的机密,这些都不可以乱说,这不仅是对人、对团体、对国家的尊重,同时也是避免造成对他人、团体以至国家的伤害。

所以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存好心就是上面我们说的存心要善良;说好话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原则。道理在什么地方呢?《弟子规》说得非常清楚: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注释】

道,说;善,美好的事;思勉,想做得更好;扬,宣传;恶,过错;疾,憎恨;甚,过分、过度;祸且作,为自己招来灾难。

【译文】

这段话讲的就是:称赞别人的善行,本身就是一种善;因为别人知道你在宣扬他的善行,就会更加勉励自己行善。

假如我们讲人家的恶,宣扬人家的过失,这种行为就是恶,这是自己最大的过失;因讨厌对方而过度宣传对方过错,这些毛病如果越来越厉害,到最后灾祸就会临头。

【相关引申】

这就是说,如果别人的善行我们看到了,应该赞叹他;赞叹他,你得到的也是善,因为被你赞叹的人知道了,他受到你的鼓舞,会更加努力向上,使他的善更加得到提升。

扬人善,其他的人听到你的赞叹,也会效法这位善人,对所有的人都是好事。因此,能够常常看别人的优点、长处、善行,本身也是善行,是对大众的勉励,希望大众见贤思齐。

当然,善的标准必定是与本性相应的,这是真的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与本性相应的就是善,与本性违背的就是恶。

可以说,我们现在都迷失了本性,所以要对照圣贤人所说的标准检点自己的言行。因为圣贤人恢复了本善,所以他们讲的是正确的,是符合宇宙人生真相的,如我们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的圣人都是见到本性,恢复了本善,所以要用他们的教诲作为依凭,帮助我们了解何为善,何为不善。

现代人不要说去道人善,就连什么是善都不甚了解,原因是近百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圣贤教育被严重破坏了。现在如果能够把传统文化教育复兴起来,就是最大的善,称之为善中之善。要恢复传统文化教育,最关键的是要有人才、师资。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传统文化教育要靠人来弘扬光大。人要把这个教育做出来,真正把老祖宗、圣贤人的教诲落实、表现出来,才能够真正弘道。现在师资人才实在是少之又少,因此如果有年轻人能够立志走圣贤教育之路,来发扬光大中华文化,这个人真的是大善人。如果现在我们在座的各位,能够立志走圣贤教育之路,宏扬光大传统文化,那么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大善人。

“道人善”,道谁的善?“道”在这里面是“说”的意思,是宣扬、宣传、宏扬的意思。孔子、孟子、老庄、释迦牟尼佛,他们都是圣人,我们把他们的教诲道出来,就是道人善,这是真善。这善,真正可以帮助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因为和谐要从心来构建,有了和谐心态,心里真正放下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对立、冲突,心就和谐了。自心和谐了,对外界的人、事、物自然就和谐了。当社会达到和谐时,世界随之慢慢也和谐了。

从哪里做起呢?从我们的心做起。怎样做?我们要学习圣贤的教诲,这是善中之善。道人善,就要“取人之长, 忘人之短”。

齐桓公在位时,为了完成霸业而四处广求人才。当他了解了宁戚这个人的才能和人品之后,非常欣赏他,准备任命他担任重要职务。

左右群臣知道后,争相向齐桓公进言说:“宁戚原是卫国人,请大王派人去卫国打听一下,如果他真的才德兼备,那时再重用他也不迟。”

齐桓公回答说:“我觉得这样做不对!我想每个人都曾犯过一些小错小误,但一般人都只记得别人犯过的小错误,而忘记人家的大才美德。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君王觉得找不到人才的原因。”

于是齐桓公决定立刻举行册封仪式,授予宁戚卿相的重要职务。

后来证实,宁戚果然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也由于宁戚的帮忙,齐桓公才能完成其霸业。

由此可看出齐桓公的大见识和大气度,他之所以能在春秋战国时代成就霸业,除了能知人善用、善于求才之外,也是因为他能取人之长而忘人之短的缘故。

古人讲,三寸之舌为祸福之门。一个人如果自己的言语不谨慎,往往会种下祸根,与人结怨。所以常常讲人家的过失,去张扬人家不善的这种行为,最开始可能是因为一念私心,要把别人打倒,要把别人贬低,到处跟别人讲那个人怎么怎样坏,要把那个人说臭,这是私心作祟。久而久之习惯了,动不动就说人家的过失,可能在谈笑之间,自己都没有能够觉察自己在造恶,就与许多人结了怨,经常在别人报复自己的时候都找不到原因。

所以我们说,要培养自己的包容心,在这一点我们要向王烈学习。

讲一个王烈“感化偷牛人”的故事。

王烈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威望。

有一个人偷了别人一头牛,被失主捉住了。

偷牛的人说:“我一时鬼迷心窍,偷了你的牛,你怎么罚我都行,只求你不要告诉王烈。”

这话传到王烈那里。王烈听说后,立即托人赠给偷牛人一匹布。

有人不理解,王烈解释道:“做了贼而不愿让我知道,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我送布给他是为了激励他改过自新。”

后来,这个曾经偷牛的人果然金盆洗手,而且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好人。

所以我们要懂得对待别人的恶,要存有包容的心量。这是能改的。不能改的,不听规劝的,我们怎么办?那就不闻不问,敬而远之好了,千万不可以去张扬他的恶,与他结怨。历史上与人结怨,导致杀身灭门的灾祸是很多很多的。

“灌夫骂座惹大祸”:

“灌夫骂座”是一句成语,指灌夫酒后骂人泄愤,形容为人刚直敢言,但是灌夫却因为这次敢言招祸上身,送了性命。

灌夫,是汉代的一名将军,勇猛善战,在平叛吴楚之乱时身先士卒,身负重伤,九死一生。他自视甚高,行侠仗义,嫉恶如仇。但他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秉性太直,说话不分场合,不讲究方式,以致招来了杀身大祸。

故事讲的是灌夫和国舅丞相田蚡隔阂很大。田蚡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时,王太后特地下诏,要诸侯王和宗室大臣都去祝贺。

就在这次婚宴上,灌夫发现当田蚡给大家敬酒时,所有宾客都“避席”,就是离开自己的席位,然后退下来说“不敢当”以表示敬重;而当已经退下来的老丞相窦婴来敬酒时,大多数客人都只是“半避”,半起避开。

灌夫看在眼里,愤在心中,心想:当年窦婴炙手可热、红极一时的时候,你田蚡只是个郎官,想拍窦婴的马屁都拍不上。现在田蚡当了宰相,窦婴下台了,这班大臣就这德行了,未免太势利眼了吧!所以灌夫就发脾气了。

灌夫大声训斥坐在自己身边的一个晚辈。田蚡见灌夫当众辱骂他请来的客人,勃然大怒:“打狗要看主人嘛,你的晚辈是我请来的客人呀!”这下子火上浇油了。

灌夫说:“老子今天豁出去了!”于是大闹婚宴,把当朝宰相田蚡贪污腐败、买官卖官等种种恶行劣迹,一股脑儿地抖落了出来,最终搅散了宴会。

要知道田蚡是皇上的舅父,这场婚宴是太后旨意要田蚡办的。太后恼怒了,灌夫就被抓起来了,最后又以勾结地方豪强、日议朝廷、夜观星象、图谋造反的罪名被处死了。

对各种坏事恶行,自然应该做斗争,但斗争又要讲究方式,注意策略,光凭一时的意气,贸然行事,是不行的。

《菜根谭》里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攻”,指责别人的错误,攻人之短。

这是讲,指责、批评别人的恶,不可以太严格,要看他能不能接受。他能接受,我们才可以批评;不能接受,我们就不可以,而且即使是批评,都要用非常温和委婉的言语。

教导人行善,也不能将善的标准提得过高,要看他能不能做到。不能做到,说出来就是对他的羞辱。这是讲“疾之甚,祸且作”,不要与你所批评、攻击的人结怨,造成灾祸。

“道人善”,你宣传人家的善我们就得到善;“扬人恶”,你说别人的坏语,你自己也容易变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到这里,有人或许有这样的疑问:这“恶”不能扬,也不好说,那就任其自由发展不成?

当然不是!对于“恶”最好的办法是止。止恶一般与修善并称,又叫止恶行善、废恶行善、断恶,可见断恶的根本在修善、行善。

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弟子规》作者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告诉人们要善相劝并说明了道理。

道理是什么呢?就是: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注释】

相劝,互相劝勉;德,品行、修养;规,劝告;亏,损失。

【译文】

要懂得互相劝善,互相鼓励,提升德行;如果看见对方有过失不去规劝,那么相互之间都于道有亏,不是好事情。

【相关引申】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想要真正努力落实,提升自己,大家就要互相以善相劝,互相勉励,共同提高,那么这个“德”就建立起来了。

最好的方式就是每一天都有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这样有缘的人在一起“善相劝,德皆建”,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一起来学习的,都是对圣贤教育有兴趣的好学之人。我们志同道合,在圣贤教育的道路上,一起携手共进。我相信孔子如果在世,他也会很高兴的。

劝善、劝德,从哪里入手呢?从劝孝开始。这一点孔老夫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讲过。《孝经》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道德的根本在孝道,所以教育要从教孝开始。而孝道,孔老夫子说,它是先王的至德要道,能够令天下和顺,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用我们现代话来讲就是能够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

当今社会媒体如果能够常常播放关于孝的故事,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就是对民众“善相劝”,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将会是非常有力的支持,这便是“德皆建”。

中央电视台最近感动中国那些人物就是在德行方面感动人的。

“过不规,道两亏”,这是讲与朋友相处的时候,应该互相提升。见到对方有过失,就应该真诚地规劝,特别是在圣贤教育道路上,携手共进的这些善友们,如果看到对方有过失,而不能够去规劝,眼见他德行堕落,不能帮助他提升,这样既使朋友不能够改过自新,自己在德行上也有了亏欠,这就是“道两亏”。别人没改是一亏,你自己看了不去劝也是一亏。

这里我认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别人规劝我们时,我们是如何做的。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规劝,那也是一亏,而且亏大了。《孝经》云:“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诤友,就是能够对我直言相劝,让我能够少犯过失的人。

这句话讲,读书人如果有一个诤友,能够令我的名节不会受污损,那是一种莫大的福分,我们应该对他非常感恩。朋友的相劝,如果是正确的,我们应该立即改正自己的过失;如果朋友的规劝不妥当,我们也应该心存感恩,感恩他能有这样的热忱来帮助我提升。

我们身边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诤友?如果有,我们一定进步得很快,这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

我觉得,人与人相互之间的那种关心、相劝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身边没有人敢跟我们直言规劝,那是不是就怨老天爷怎么不安排一个诤友给我?为什么这些人都不能对我直言相劝?在那里怨天尤人。

古人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没有诤友,怨谁?应该怨自己,检点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能听得进规劝的人。

别人劝导我们,我们听到别人说我们的缺点、过失,马上就觉得面子没有了,面红耳赤与他辩驳,不能接受,这样的态度人家最多给你提一次,绝对不可能提第二次了,因为知道给你提意见你不能接受,不能接受还再提,就与你结怨了,犯不上。

所以有智慧的人,懂得察言观色,看见你不能接受意见,他以后再也不会开口,对你都是客客气气。大家没必要结怨嘛。我们这样的做法就把诤友赶跑了。记住,周围的人对我们都是客客气气的,这个氛围绝对不是一个好事。所以,我们首先要有心存纳谏的谦卑态度,对待任何人给我们提的意见,我们都应该欢喜接受。

孔子的弟子子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讲他的过失,子路都很欢喜,绝对不会批驳对方。如果跟对方辩驳,甚至会怨恨对方,这样的人没有福气。

什么人有福?能够受谏的人,因为自己看自己的过失很难,但是别人看我们的过失很清楚。如果听到别人的规劝,能马上改过来,这种人就有福。因此,对待朋友的第一个态度,应该是有谦卑的听得进谏言的心态。第二个态度是有过则改。朋友给我们的规劝,我们听到了应该马上改过。

孔子的学生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因为颜回能做到“不二过”。同样的过失他不犯第二次。我们如果能真正不二过,过失只犯一次,善友看到我们能够改过,他会喜欢继续规劝。如果看到我们听到规劝,虽然也很客气,表现出也很谦卑恭敬的态度,但是就不肯改,提第二次你还不改,第三次他可能就不提了。知道提了也没用了,何必为难你。所以真正有修养的人都进退有度。人如果一天能够听得进一个过失,改正一个过失,一年365天就能改掉365个过失。恭喜你,你将是真正的圣贤了。

其次,我们对别人,对朋友规劝过失,也要注意艺术和分寸。不要看到这一条“过不规,道两亏”,见到朋友有过失,马上就批评他,甚至当众就把他的过失给揪出来,这种方式会使他很难堪的,是心不够仁慈。

仁慈的人善于给人留面子,看到朋友有过失,希望他能改过,而不是借助这样的机会去刁难他,或者是借着这个机会来显示自己眼光厉害,“我一下子就把他的过失给看到了、抓住了”,这种存心就不良了。

再次,与朋友交往的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真诚仁爱的心态。这样的存心对朋友规劝的时候,就一定会注重方法,尊重对方。一定是在两个人的时候,没有别人知道的时候对他讲。当有其他人在场时绝对不讲,这是尊重对方。这样朋友会感恩你,乐意接受你的规劝,他就能改。

所以,我们规劝的目的是为了朋友改过,为朋友好。这是很重要的发心。如果不注意方式,达不到规劝的效果,他不肯改,甚至还会起抵制、逆反的心理,甚至怀恨在心,这样就是适得其反了。因此,与人交往的分寸、态度非常重要,不可不慎重。

《弟子规》方方面面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很全面的。下面学习: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包含着为人处世的一个大学问,为什这么说呢?

【注释】

凡是概括词,指所有的意思;取与,取得和给与;贵,重要的;分晓,清楚明白;宜,应该。

【译文】

这段话的意思是讲:拿人家的东西和给人的东西要有数;给人家的东西要多一点,拿人家的东西要少一点。

【相关引申】

从字面上看,这是人情往来的道理。

这是讲凡是与人交往,都会有互相馈赠礼品的时候,在互相往来的时候,最好清楚对方给我的礼物是多少,我应该回报他多少。所以当别人送给我们礼物时,不能很不经意,没把人家的礼物当作一回事,甚至别人送给我们什么东西都忘掉了。这就不好,哪怕他送给我再小的东西,我都非常郑重地接受,这是对对方的尊重。礼物大小并不重要,关键是情意,礼轻人意重。因此,当我有机会回馈他的时候,不但不能少,一定还要多一点。

给别人的多,向别人索取的要少,这是中国人的厚道。古人接受对方的礼,必定把对方的礼物记录下来,等到有机会回礼的时候,在他礼物的基础上再多加一些送还给他。礼尚往来,是厚道的存心。别人给我们的恩德我们绝对不能忘记,要报恩,一定要加倍。

圣人给我们考虑得太周到了,包括日常生活中这些礼尚往来的小细节还在提醒我们,还在教导我们,给我们讲得那么清楚,我们真的要感恩啊。

“凡取与,贵分晓”,这里面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告诉我们经营要走正道。凡是不义之财就不能取。得到财富,要看来路正不正,得到的方式合不合法,不合乎道义的财富我们绝对不能要,这是护我们的德。

《大学》云:“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君子先要修德。为什么要修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这是告诉我们,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或者治理好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家庭,都是先以德为本。有德行自然有人,人家就服你,就愿意跟你干事儿,你就有忠臣,有良将。“有人此有土”,“土”在这里是指你的资产,因为资产是人创造的。有资产就有财,就是现在所说的有资金。有现金流量了,你才能够有所用,来达到你的目标。企业应以什么为目标?应以服务社会为目标,不应该以赚钱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目标,这就是有德,有德就有财,就像一棵大树,地下树根很牢固,树就能长得很高,枝叶就茂盛。这个根就是德,财富就是枝叶,必定先有德才有财,“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就是这个道理。

君子慎乎德,“德”之根本在于孝道,“孝,德之本也”。世间很多富贵之人都是孝子。

如华人首富李嘉诚,读他的传记,知道他也出身贫寒。他是潮州人,抗战期间全家从潮州流亡到了香港。他的父亲过世时李嘉诚弟弟、妹妹还小。14岁的李嘉诚就出去谋生,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尽管生活很艰难,但是他非常有孝心,一心一意为了母亲,为了弟弟、妹妹。他工作非常努力,因此激发出智慧。人的才华能力都是激发出来的。慢慢地企业越来越大,发达起来了,李嘉诚成为了华人的首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根本还是因为有孝德,“德者,本也”。要知道枝叶茂盛必定有根,没有根的枝叶不能长久。

一个真正有道德之人,自然有一种长久的眼光。他不会谋不义之财,不会搞短期行为,所以他能够经营长久。搞短期行为的人最后只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就像美国第七大能源公司安然公司,多少年的基业毁于一旦,而且就毁在公司的CEO那几个人的手里。那些总裁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做出一系列的诈骗行为,而他们的下场,有的自杀,有的被判200多年的终身监禁,其中一个主犯面临着275年的监禁,这一辈子坐不完的牢,下一辈子,再下辈子还要继续坐,这就叫报应。

“与宜多,取宜少”另一层意思是:我们为人处事要懂得给予别人的多,向别人索取的少,而且最好是不索报。古人讲:“登天难,求人更难。”人情有时候很薄,向人家索取,人家未必会理,容易自己生烦恼,甚至会丧失了生活的信心。苦恼怎么来的?向外攀求就会有苦恼。

“与宜多”,是我们向社会、向大众布施要多,贡献要多。这也是佛家六波罗蜜的第一条:布施。看到别人有需要了,一定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哪怕是倾家荡产也会帮助别人,所怀的是一片仁爱之心。

《大学》说:“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真正有智慧的人,用财富来帮助民众,一定会受到民众的爱戴。

下面我们来听一个“冯谖义买人心”的典故。

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位孟尝君,家中养了三千食客。这个人很重视人才,其中有一位食客,来了以后,什么事都没做,但孟尝君依然很厚待他。

这位食客姓冯,名谖。冯谖有见识,有智慧,只是没有机会显露自己的才华。孟尝君因为家里养了很多食客,开支也是很大。他把家里面的土地都租给了百姓,靠收田租来维持家业。

有一年,孟尝君找人去收租,有人推荐冯谖。于是冯谖就领命去收租。临走之前,就问孟尝君:“我现在代您去收租,您想要我从乡里买些什么东西带回来?”孟尝君当时没想要买什么东西,就说:“你看咱们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来到孟尝君的家乡之后,大摆宴席,把所有的佃户全部招来,然后一一检查佃户们的租金和他们偿还能力。佃户们来吃饭非常高兴,饭桌上冯谖就说:“凡是穷户,没有能力缴租的人全部免租,有能力偿还的就偿还。”说完之后就把这些佃户分成贫富两类,把穷户们的契约全部当众烧掉了。此举令当地老百姓欢呼、感恩。

冯谖回到了孟尝君那里,孟尝君问:“你这次去给我买什么东西带回来了?”冯谖就告诉他:“我把所有穷佃户的契约全部都烧掉了。”

孟尝君一听很生气:“什么?你怎么可以把我的契约烧掉呢?我家养了这么多食客,支出从何而来?”冯谖就告诉他:“这些穷佃户,他交不起田租,你要逼他还,可能逼得他背井离乡,你也会因此落一个为富不仁的恶名。我现在把这些田租的契约烧掉,就是给你买回一个‘义’字,买回了民心。”

孟尝君一听,觉得有道理,尽管心里还有些不太乐意,想想也就算了。

后来孟尝君因为国家政治的变故,离开了国都,回到了家乡。结果发现家乡的老百姓,拖男带女走到很远的城外,来迎接孟尝君。此时的孟尝君点点头:“我这个时候才知道民心的宝贵呀!”

所以“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讲的就是这么个道理。

《弟子规》“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也是告诉我们懂得如何理财,不管什么样的方式,都要以德为本。《大学》告诫我们,“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治国、治企业、治家,在用人和理财两个方面都要有好德。

“与宜多,取宜少”,也是一种处世哲学。

人生在世,无时无刻不是在选择取舍之间。人总是在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目标中,过份地欲求更多的东西。人们总是提醒自己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可是欲望和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越满足胃口就越大,得到的不能放下,得不到的更要不顾一切去窃取,用“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最恰当。

其实,我们的人生是否幸福,关键是看是否知道取舍。欲望太多,会成为一生的累赘。所以说“取舍”二字实在是寓意深刻:有取有舍,不舍不取,小舍小取,大舍大取;欲求有得,先学施舍。取舍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也是一门生存的艺术,是选择、承担、忍耐、智慧、痛苦与喜悦的达观境界。

取舍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取与舍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存于心间,存在微妙的细节中,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

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取一舍的重复。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要通过《弟子规》的学习,以德为本,完善人格,进而真正把握取与舍的机理和尺度,把握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

作者:刘尚林

制作:王克力、刘剑南

编校:王丽华

相关链接:

《弟子规》详解(Ⅲ)第一讲:绪论

《弟子规》详解(Ⅲ)第二讲:总绪

《弟子规》详解(Ⅲ)第三讲:入则孝-1

《弟子规》详解(Ⅲ)第四讲:入则孝-2

《弟子规》详解(Ⅲ)第五讲:入则孝-3

《弟子规》详解(Ⅲ)第六讲:出则弟-1

《弟子规》详解(Ⅲ)第七讲:出则弟-2

《弟子规》详解(Ⅲ)第八讲:谨-1

《弟子规》详解(Ⅲ)第九讲:谨-2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讲:信-1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一讲:信-2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二讲:信-3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三讲:泛爱众-1

阅读 2183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