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生服务业概述
在中医理论力学,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所以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养生服务业即养生保健服务业,是集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医药养生、环境养生、文化养生、美容养生等健康养生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产业。根据人体健康需求,养生服务可分为生理养生、心理养生等。其中,生理养生包括运动养生、饮食养生、医药养生、中医的推拿按摩等,心理养生包括休闲养生、文化养生等。而旅游养生、中医养生等则注重身心俱“养”,旨在通过生理养生和心理养生的共同调理,使生理和心理因素互相作用,达到身心愉悦,生理和心理共同康健的目的。
二、产业特征
(一)客户群体特征
客户群体大多集中于3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些人相对于年轻人来讲,更加有时间条件、资金条件,养生意愿也更加强烈。
中产阶层的养生以亚健康养生保健或疾病的理疗为目的,注重专业形象、专业技术、服务品质,看重治疗功效。
高端人群以及中产阶层还有为父母送孝心、送健康为目的,注重服务和产品的品牌文化、专业形象、服务跟进。
(二)行业企业特征
养生保健企业大多为自主经营,形成了营业网点多、服务功能多、经济成分多、消费层次多、经营业态多的特征。服务功能由过去单一模式向休闲、保健、娱乐、餐饮多功能转变。许多养生保健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美容保健集于一体,成为多功能服务场所,并带动了化妆品、纺织品、啤酒及饮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所有制形式由过去单一私有制向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外资经营等多种形式转变。
(三)产业服务目的
一般来说,人们消费健康养生产品主要有以下几大诉求:
第一, 强身健体,即在理想的养生场所进行适时运动来养精固元;
第二, 延年益寿,即寻求高质量的生活方式,结合不同时节,以有益的养生生活方式达到长寿的效果;
第三, 修身养性,即需要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来舒缓身心;
第四, 医疗,即通过优质生态环境,针对各种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第五, 修复保健,即逃离污染严重的城市环境,寻找修复环境;
第六, 生活方式体验,有两层含义,一种是与传统文化中的民俗相结合,一种是与旅游多种构成要素相结合;
第七, 养生文化体验,将文化景观与养生文化结合。
三、产业发展现状
养生保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改革开发30多年来,我国养生保健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上世纪80年代,养生保健行业主要以足疗保健的形式,到9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食用保健方法,但规模普遍较小,服务比较单一。2000年之后,国外天然养生保健项目开始登陆我国,如韩国汗蒸、印度油疗、日本岩盘等现代休闲养生和保健服务理念开始融入现代养生保健业。
目前,养生保健服务业已成为新兴的一个朝阳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态势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保健企业至少在10万家以上,吸纳的就业人员1000多万,而且市场规模扩大的空间依然很大。各地养生保健业的发展对繁荣地方经济、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和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得益于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4000美元,民众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和亚健康人群不断扩大,加之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多,使得人们开始注重养生、强调以预防为主,养生健康产业进入需求旺盛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契机。养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潮流甚至是时尚。国内各类中医养生促进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养生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全国出版有关养生书籍已达万余种,并常占据销售榜前列。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全面跟进,几乎都辟有养生专题或版面。另外,各类养生保健商品琳琅满目,从吃喝到用的均打养生牌。养生市场的火爆反映出民众对养生保健信息的渴求,对健康、延年益寿的渴望。
国家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家提出医疗卫生工作改变以往“重疾病,轻预防”的思想,实施抓预防、治未病,真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2007年11月29日,吴仪副总理宣布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在广州试点启动,2008年1月正式实施。几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推行“治未病”健康工程,使广大群众对“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有了明显提高。行业内初步形成了“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养生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这一切预示着全民预防时代的到来。
四、产业发展趋势
(一)经营连锁化
目前,集休闲、娱乐、餐饮、保健、健身和美容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养生保健企业在我国急剧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现代服务经营理念得到了丰富与发展,养生保健连锁企业也开始出现。例如,重庆富侨保健服务有限公司的足浴连锁店总数达281家,权金城国际酒店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综合浴场连锁店达有31家。
(二)经营多元化
近年来,我国养生保健服务业的经营业态、服务功能、营业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经营业态由过去单一的大众浴室向浴场、桑拿、保健中心、休闲会馆等多种业态转变。目前,养生保健企业主要有综合汗蒸、足浴、温泉、SPA会所等。足浴、汗蒸是养生保健企业最主要的经营形态。
二是,服务功能由过去单一模式向休闲、保健、娱乐、餐饮多功能转变。许多养生保健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美容保健集于一体,成为多功能服务场所,并带动了化妆品、纺织品、啤酒及饮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所有制形式由过去单一私有制向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外资经营等多种形式转变。养生保健企业大多为自主经营。形成了营业网点多、服务功能多、经济成分多、消费层次多、经营业态多的特征。
(三)中医养生前景广阔
中医养生是治疗和保健同时具备的养生项目,是中国古老医学的延伸,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及其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在降低疾病发生及医疗负担,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五、产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针对养生保健机构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仅有22%的被调查者对目前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表示满意,68%的被调查者感到一般,10%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50%以上的被调查人群认为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应遵照国家标准、提供安全、可靠服务、保证质量、卫生、健康,超过70%的被调查人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提出了资质等方面的要求,还有的提出了卫生许可和中医药养生行业标准要求。根据此次调查,养生行业“需求多、规范少,开得多、管得少”成为行业的重要特点。通过对我国养生服务行业进行分析,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养生服务“名不副实”
目前,虽然养生保健服务市场需求大,但是还没有多少真正能满足养生保健需求的养生馆。现在,不管是繁华都市,还是宁静小城,都随处可见一家家风格各异的养生馆。遍地开花的养生馆,似乎在告诉人们养生时代已经到来。然而很多人还是万分苦恼,说很难找到一个对自己养生长寿有帮助的地方,难以找到一个真正的养生馆。因为,遍地开发的养生馆,95%都是一些足浴、桑拿店,是一些供年轻人、中壮年人消遣的地方,甚至还有些足浴、桑拿馆违法涉黄。剩余的5%的养生馆,基本上是一些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挂的一个称谓而已,并没有一些实质性的东西,这些所谓的养生馆,只关心如何推销产品,根本不知道如何养生延年,所搜罗的一些养生知识,十有八九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难以到达养生的目的。
对于旅游养生,则重“旅游”轻“养生”。目前旅游养生更多是从景色、天然康体资源(火山泥、温泉等)的基础上,在旅游中陶冶身心,放松自我,达到养生的目的。旅游养生仅仅停留在放松身心的养生表层,不能对将温泉对于调理身体的作用充分挖掘。
(二)养生宣传混乱
一些养生机构为了吸引消费者也为了扩大盈利,将养生和医疗混为一谈,造成养生能够治病的假象,吸引顾客。实际上,很多“养生术”只能缓解病疼痛,导致一些人以为病情好转,反而容易延误治疗时机。同时,当前很多露面的“养生专家”也并非医学出身,国内养生保健畅销书的作者多半是非专业人士,没有行医资格,甚至连专业知识背景都没有。有某些专家为了名、利,盲目追奇求新,或胡乱比喻,或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造成很恶劣的影响,严重误导民众。
(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养生人员没有专门的认证标准和机构,养生服务人员鱼龙混杂,很多养生师只是经过企业联合机构的简单培训,对养生略懂皮毛,治疗项目服务的也多不是中医师或中医学院毕业的科班生,个别的所谓养生医师,也基本上都没有医师资格证。服务人员服务意愿、稳定性及服务技能都受到广泛质疑。社会上不时见到按摩无疗效反而软组织受伤、颈椎没治好肩膀却不能动了的情况。
(四)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从业人员从业标准和规范缺乏。目前养生领域只有中医药行业对保健按摩师、健康管理师、中医刮痧师、中药调剂员、中药材种植员、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检验工等具有职业标准,其他职业标准缺乏。同时,国家对养生机构无准确的资质等硬性规定,对养生服务内容项目、服务标准无规定。在对监管造成困难的同时,也另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五)监管难度大
有的卫生监督人员表示:“如果这个养生机构同时经营美容项目还好些,我们有权就卫生、消毒进行监督执法。可如果是单纯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连卫生监督都没有明确的执法依据。”根据《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用稿)》,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服务项目不包括针灸。在养生保健行业,大量的针灸服务存在。但由于卫生部门没有执法和审批资格,无法进行管理。养生保健行业涉及领域众多,没有专门的监管,多头监管产生的结果是没有部门监管。
六、产业发展策略及建议
(一)政府部门
一是,加快制定《养生保健服务业管理办法》。对养生服务机构设施条件、服务人员条件、服务内容细致内容等作出较明确的规定。
二是,加强产业市场规范。比如将养生保健采用行业管理的形式,出台相关行业细则,制订出台相关细则,制订养生保健机构准入的标准和门槛,养生机构资质准许,规定养生保健服务项目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标准等,规定不能在养生机构开展的项目内容。对保健机构的审批和资质问题也统一纳入规定。在同一标准管理下,确保养生保健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目前北京市、深圳市等地已经开始试点建立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准入及其他标准等制度。
三是,加强养生宣传监管。进一步加强养生保健出版物的监管,严格执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强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的通知》;对于网络养生专题网站、养生企业信息网严格审查,杜绝不合法现象发生,减少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现象;对于媒体举办的中医养生相关讲座,把关其讲座专家、讲座内容,引导发挥正规中医药院校与中医医疗、科研机构的作用,保证传播知识的正确性。
四是,发挥国家引导作用。国家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监察、引导作用,可在各地挑选临床经验丰富、具有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的中医专家组成权威中医养生科普专家团,通过培训、讲座等各种形式加强正确养生的宣传力度。注重对科学的、优秀的养生书籍、电视节目的推介。
五是,发挥国家宣传作用。从社区入手,关注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多组织社区居民活动,举办社区健康讲座等,既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养生知识的需求,也能丰富居民的生活,不给养生专家可乘之机。另外,可由卫生行政部门介入,进行群众基本健康知识普及、基础养生方法培训,养生防骗技巧等,让群众能够了解到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养生知识,增强对社会行骗行为的鉴别能力。
六是,鼓励企业走出国门。扶持有关中医养生企业创新先行,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并积极鼓励走出国门,先在华人华裔较多的地区“扎根”,逐步拓展国外客户,将中医养生推向世界。
(二)企业方面
对于企业要提高服务质量,塑造企业品牌。服务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服务质量的高低关系企业发展的命运和前途。当前养生服务业鱼龙混杂的情形是危机也是机遇。谁能在行业新兴阶段塑造发展品牌,谁就能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建议当前企业在养生服务方面不要急于求新求奇,而是“本本分分”做好自己的服务。要提高服务质量,需在软件和硬件功夫上面“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当前养生场所大多装修豪华,软件服务质量不高。建议养生机构引入医疗方面的专家,严格选拔服务人员,及时对服务人员进行服务标准、服务技能、服务态度等的培训。在建立企业品牌的前提下,针对企业强项特色化发展,之后进行连锁经营,扩大企业规模。
来源: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中经院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