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禅如
任逍遥
风清月朗翠山空,
古刹雷音碧海融。
晓梦犹疑蝶化影,
夜禅尚破野狐踪。
心花绚烂元无色,
德水澄明本自通。
万象如如皆幻境,
孤灯寂寂照鸿蒙。
《禅如》:一场诗性般若的破执之旅
《禅如》一诗以七律为舟楫,载着庄禅双楫驶向精神原乡。全诗在"雷音寺外野狐踪"的禅宗公案与"庄周晓梦迷蝴蝶"的道家寓言之间,构建起虚实相生的哲学维度。诗人以"古刹碧海"为经,"心灯鸿蒙"为纬,编织出中国智慧特有的"如如之境"。
颔联"晓梦犹疑蝶化影,夜禅尚破野狐踪"堪称禅诗典范。上联暗合《南华经》"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的物化观,下联则取典百丈禅师野狐禅公案。北宋《景德传灯录》载,百丈每日说法,总见一老人听法后化为野狐,喻指修行未破"执念"。诗人以"破"字点睛,恰如临济义玄"逢佛杀佛"的峻烈禅风,将"蝶影"的迷惘与"狐踪"的虚妄尽数破除。
颈联"心花绚烂元无色,德水澄明本自通"深得禅宗三昧。《五灯会元》载香严智闲击竹悟道时"遍体汗流,泣礼数拜",此"心花"非目所见之色,乃《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妙悟。"德水"意象可溯《无量寿经》"八功德水",然诗人以"本自通"点化,暗合六祖"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顿教法门。这般造境,堪比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画意境。
尾联"万象如如皆幻境,孤灯寂寂照鸿蒙"将诗境推向华严境界。《大乘起信论》谓"一切法如如",诗人却以"幻境"解之,恰似永嘉玄觉《证道歌》"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那盏"孤灯"既是达摩面壁时的初心烛照,亦暗合《道德经》"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的混沌真谛。这种禅道浑融的境界,令人想起张伯端《悟真篇》"释氏教人修极乐,只缘极乐是金仙"的三教合一观。
全诗如行云流水,在"翠山空"与"碧海融"的色空不二里,在"蝶化影"与"野狐踪"的迷悟交织中,完成了一场诗性的般若修行。诗人最终抵达的"鸿蒙"之境,既非佛家的涅槃寂静,亦非道家的返璞归真,而是中国诗性智慧特有的"诗禅一如"——正如严羽《沧浪诗话》所言:"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赋诗:任逍遥
摄影:日月峡人
编发:王克力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