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高的个子,魁梧的身材,直爽的性格,目光有神,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他立在那儿像铁塔,手伸开来像小簸箕,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他,样样活都会干,事事都精通。他,就是我们曰月峡的能工巧匠一宋海。他身旁那位笑容可掏、待人亲切的老大姐,便是他夫人都文霞。
宋海夫妇已过花甲之年,在这本应享福的年纪,他们却在日月峡夜以继日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要问这股劲头从哪里来,宋海夫妇笑着说:“做日月峡的义工,我们很开心!”
没学过木工,却胜似木匠
宋海爱动脑,常琢磨出些窍门来。在观佛台建设过程中,有一项艰巨的任务是将10个4米长的大木発子分别镶衔在5米高、直径为30公分的圆形立柱上。施工人员要先将木発的一头抬到原木上,照着木発腿的宽窄用笔画一个记号,拿手工钴钴眼,再用凿子凿出凹槽;然后,再抬起木発往立柱上比量,不合适再拿下来重复以上工序,直到合适为止,很费时费力。
宋海喊道:“这也太笨了丨”只见他找来一块大纸壳,比照発子腿画个圆剪去,用这块纸壳作为安装木発的标准尺和模具。这样, 衔木発的任务很快就顺利完成了。后来把这种制作简易模板式方法用到很多工程相应的工序中。可以说,园中诸多工程的工期能够提前完成,宋海这一小小发明起到很大作用。
2004年8月,义工宿舍工程接近尾声时,为了不影响莲花池的建设,刘尚林董事长要求:把门安在东侧。东侧原有的木板墙全部拆除太可惜了,宋海与负责工程技术的杨德田研究,先打套子,按照套子外形在东墙上用锯抠出个門,然后将套子镶嵌进去。这样只用半天的时间就宣告完工。刘董事长和义工们齐竖大拇哥,称赞道:“实在是高丨”
2004年秋天,建设百米长廊时,其他木匠在家做坨、檩子、柱脚、 锁口方子,只留宋海一人负责技术管理和指挥。宋海要在现场指挥十几个人一起工作。他既做木匠又做小工,画出地基圆柱之间的距离,发现坑挖得不够深,自个儿下去挖土掏石,直到合格。
虽说宋海从没正式学过木匠,但八卦亭、义工宿舍、百米长廊、游乐园及各个亭台等木工活计,都渗透了他的智慧和汗水。
不是瓦匠,干起瓦匠活也很带劲
宋海、王传华等人在鱼尾池浇合子、绑钢筋时,他们在池边放块大铁板,挑水,和水泥,向搅拌机料斗里倒水泥和沙子;装独轮车,往跳板上推车,再倒人池中。这都是又脏又累的活,劳动强度大不说,还存在一定的风险,稍不注意就有掉下去的危险,轻则摔破皮,重则伤胳膊腿。这几样活几乎让宋海包下来了。
在百寿路的建造中,所有的黑土都得清理出去,用钢钎将埋在泥土里的石头撬出来运走,然后才能重新筑基,抹水泥。这个路基 5米宽,全长220米,清理深度不一样,其中七柱亭附近7米长的路,需清理2米深,最浅的地方也得清理50公分,工作量相当大。 这个时候的宋海,不仅开车,还负责装卸车。他说,“那时真累呀, 当时卸土多的时候,车挑不过头来,要倒五、六十米远”。老伴都文霞说:“任拉千斤载,不拉一厘土。那是一锹一锹地装上车,再 一锹一锹地卸下来。宋海每天回来,衣服都是泥汤汤的湿,一顿给他洗。”“宋海愣是拉出去300车土,从采石场拉回来300多车石头,用作筑基抹水泥。”
制作“寿”字的合子,长2米,宽1.5米。从七柱亭往两边分, 石成万和刘师傅一组,高学文和邓世成一组,他们用搅拌机和水泥, 用“蓝鸟”车拉水泥,宋海和王传华负责抹水泥,他们都置苦、累于全然不顾。
宋海也没有学过瓦匠,但建鱼尾池、百寿路、建食堂、砌烟囱等,他是既做瓦工又当小工,处处都流下了他的辛勤汗水。
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义工工作不仅要有技术和体能的支撑,更主要的是要有坚强的 毅力、聪颖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
建设游乐园时,宋海在清理杂草时,渐渐觉得身体发痒,掀起衣服一看,满身起了大大小小的红疙瘩。到医院就诊,医生说是一种花草过敏,很严重,连肠道里都有了,要马上输液。宋海全然未在意,只是笑着说“小事一桩”,经治疗稍见好转,便立即返回了工地。
在为五柱亭苫草盖的时候,5个人同时站在跳板上,宋海站在跳板的最边上。大家正热火朝天苫草盖时,突然脚手架上的钉子脱落,5个人从3米高处一下子掉下来,宋海压在最下面,一块小石头硌在腰上。他感到一阵钴心的疼痛,有十几分钟喘不上气来。起来后慢慢活动活动筋骨,感觉胳膊、腿照常能动,没有大问题,于是又去将脚手架绑好,带着伤痛继续投人到紧张的工作中。
晚上,宋海被石头硌的地方疼痛难忍,老伴都文霞给他检查时, 发现腰部有一大块淤青,黑紫黑紫的,冷处理后贴上膏药。看着丈夫疼痛不已的样子,她心疼地流了泪。
有了几次有惊无险、化险为夷,义工们戏称宋海为“英雄”,宋海自豪地说道:“没有几分英雄气,谁敢在日月峡做义工!”
夫唱妇随,比翼齐飞
宋海是个很有影响力的人,在他的带动下,妻子都文霞很早就 参加了义工队伍。都文霞在日月峡看守过观佛台,在鹿野苑卖过鹿产品,在公园小卖店做过营业员,给水泥建筑浇水养生等。
她待人热忱,有责任心,在看守观佛台时,遇到从透龙山方向 过来、没买门票的游客,她按规定核收每人的游园费;在停机坪小卖店卖货,游客少的时候,她就跟丈夫一起干活;她还经常和刘尚凤等人到小溪边打水,给水泥柱子养生。施工忙时,大家不收工, 她也不收工,到食堂帮忙做饭、送饭。她是个闲不住的人。
都文霞也是个点子多、有文化、有智慧的女性,在鹿野苑卖货深受游客欢迎。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他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她就跟宋海说,鹿野苑需要两张桌子、两张长条発,游客购物后可以坐下歇歇脚,吃点东西喝点水。宋海立即找来两张旧床板和几块木方子、角铁,动手做起桌発来,又买两块大塑料布苫上,两个像样的桌子摆在了游客需要歇息的地方。
清新怡人的环境,充满温情的集体,使都文霞的心情非常愉悦, 她说:“我万万没想到,来到日月峡能够将我失去女儿的悲痛心情扭转过来。我们夫妻俩离不开日月峡了,日月峡是我们永远的家。” 义工们都夸他们相濡以沫,夫唱妇随;珠联璧合,比翼齐飞。
(作者:张义 编辑:丁怀武)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