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日月峡新闻 > 总部动态 > 正文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六讲:亲仁

媒体:原创  作者:日月峡
专业号:日月峡 2018/6/3 21:12:01

课程《弟子规》详解(Ⅲ)第十六讲:亲仁

——2013年春节森林瑜伽养生讲习班传统文化课程

主讲:刘尚林

内容:亲仁的意义

QQ截图20180603210434

 

《弟子规》详解--16—亲仁 mp3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弟子规》详解--16—亲仁 wma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十六讲:亲仁

“亲仁”是弟子主修的第六门课。

“泛爱众,而亲仁”是孔子对弟子们进行仁德培养的要求。“泛爱众”偏重于思想感情,而“亲仁”,亲近有仁德的君子,则是要求付诸实践,学习这些人的仁德,多为大众着想,多为大众办实事,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关怀的温馨社会。

这个部分篇幅不多,大致说清了亲近仁者的原因及其重要意义。

儒家的核心观念是仁。仁者就是学会互爱、互信、互助,要求人类和谐共处,天同覆地同载。

我们这一生希望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甚至进德修业,成就圣贤的人品,亲仁就是一件非常重要事情了。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注释】

类,性情;齐,相同;众,很多;仁者,德行宽厚;希,很少。

【译文】

这段话讲的是: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品行一般的俗人多,品行高尚的仁者少。

【相关引申】

这是讲:我们都是人,但每个人的习气不一样,所以类别也就不齐了,凡夫俗子居多,而真正的仁德君子很少。

要知道这里讲的“类不齐”,不是讲本性,而是讲习性。《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本来本性相同,与圣贤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习性不一样,因此“类不齐”是从习性上来讲的。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讲性善,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贤。

既然本性上我们与尧舜圣贤没有两样,为什么会有类不齐的现象呢?原因就在于我们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三字经》讲“苟不教,性乃迁”,一个人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圣贤教育,原来的本性就会被蒙蔽,不良的习性就会增加。我们了解了这个状况,就要有信心做圣贤。只要通过学习改造自己,把不良的习性放下,放下了之后本性现前,那就是圣贤。

圣贤教育非常衰微,伦理道德大家都不讲求,人们受的污染就非常严重,造成的结果就是“流俗众,仁者希”。

“流俗众”,是指一般凡夫俗子,心无大志,每天都是为一己私利而活着的饮食男女,称为流俗。

“仁者”是谁?三条标准:

能够想到自己就能想到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者完全没有私心,是真正大公无私的人,他把一切人、一切众生都看成是自己,与宇宙万物同体。

第一条标准是爱人,如孟子所说“亲亲,仁也”,第二个亲字是指父母及尊长。亲亲,对自己要做到不毁伤且留后;亲亲,对父母要做到亲其一生,立其万年。亲亲不只是回报养育之恩,亦是养性立德。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与家的关系在这个天下的金字塔中处于底层,是金字塔的基础,而父母与子女又是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亲亲也就成了维系家庭的纽带,成了维持国家,稳定天下的基石。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种推己及人,推此及彼的功能,使亲亲由对家人的爱演化成了对广义上的人、物的爱,因此被称为中华文明的第一性,这一条也是为人立身的准则。

第二条标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是心,即做事要顺从自己的本心,就是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已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这是可以概括规范自己一生行为的话,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第三条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相似处,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

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后世儒家对忠恕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之意。以后“忠恕”二字逐渐被连在一起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使用,不再分开。

上述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作为“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

两千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我们非常感恩古来的圣贤为我们开显本性本善,告诉我们这条恢复本性的道路。所以,我们要亲仁,要亲近圣贤,向圣贤学习。

想一想,我们自己是仁者,还是流俗众?如果还有自私自利,还一天到晚为自己打算,那就是流俗众。

想当仁者,不难。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远吗,我要当一个仁者难吗?不难。我要当仁者,我想要行仁道,仁道就在眼前。”观念一改,就可以从流俗众变成仁者,关键是我们要放下错误的观念和知见,常常能提起圣贤的教训,仁就在眼前。

比如,在路上刚想吐痰的时候,痰到了嘴边马上提起正念,不可以随地吐痰,要爱护环境,就把痰吐到纸巾上了。这就是“斯仁至矣”,想行仁,就在这一霎那,你就是仁者。

再比如,刚想发脾气,想骂人,话到嘴边马上把它咽下去,这就转变了;看到了不义之财,不应该要的钱,刚起一个贪念立即把它压下去,这就是行仁道。

何谓仁?孔子的学生颜回曾经问孔子什么是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何谓仁?把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气克制住,不让它起现行,而且遵守古圣先贤的教诲,恢复自己的本性本善,这就是仁。

孔子接着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话说得非常好。我们自己每天能够做到克己复礼,能够遵守圣贤教诲,我们从自身开始,使家人受到感化,进而使单位的人受感化,渐渐地影响到社区乃至国家,最终使世界都能受感化,则“天下归仁”,我们就能够影响天下人。

古人教导我们,治国平天下要从修身开始,身修才能家齐国治天下平,方能“天下归仁”。行仁道,是自己的事,“为仁由己”,不靠他人,要靠自己。

颜渊曰:“请问其目。”请问老师我要行仁道,纲领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如何行法?夫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原来,行仁有四条,不合乎礼的,与善不相应的,与圣贤教诲不相应的,我们不看、不听、不说,更不可以做,这是克己复礼。“非礼”是指我们的习气,习气要克制住,克制住非礼,自然与礼相应,也就是在复礼了。

即使两个人的时候,在暗室屋漏中,也要克己复礼,这是真正的仁。孔子讲“为仁由己”,是说这是自己的事情,别人在场不在场,是否有人看到我都一样。在暗室中,也不愧对自己的良心。“非礼勿动”,不仅是身不动,心也不能动,那些贪、淫、嗔恚、怨恨、嫉妒、高下、傲慢,种种恶念都不能动,这方能称为“非礼勿动”。真正能够这样做,就与圣贤不远了。“仁远乎哉?”不远了。

那么施仁的结果是什么呢?按照夫子的教诲去做,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目的自然是“天下归仁”。具体地说就是“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意思是在朝上就不会招谁怨,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招谁恨;“我欲仁,斯仁至矣”,说的是只要我们内心真正立志求仁,那么每个人都有可能达到仁的境界;“仁者安仁”,意思是无论贫穷困顿还是富贵安乐,仁者都以不违背人的良心为底线,以完善德性的思想,时刻满足于“求仁而得仁”。

仁者希,在孔子眼里,仁者才有三个人,一个是微子,一个是箕子,一个是比干。这三个人都是商代的人,他们在孔子眼里都符合仁的标准。

微子是商朝贵族,他有个弟弟很有名,叫纣王。纣王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淫乱的人,很暴虐。到了纣王时,商朝已经露出灭亡相,要亡国了,所以微子就对他这个弟弟屡次进谏。但是纣王听不进去。微子于是走出去,离开了当时的国都。

武王克商,我们知道周武王后来发兵,把商朝攻灭了。这个时候,一般人都会逃跑,浪迹天涯,苟延生命于乱世,而微子不是,肉袒面缚乞降。就是微子脱光了上衣,把自己绑起来主动前来投降,因为他是纣王的哥哥嘛,也应该说是罪臣。他不但没跑,他是主动来降,体现了他的品格。

什么品格呢?一个投降的人。第一,认罪,承认商朝我这个弟弟的确暴虐,不讲仁义。武王攻灭了我们,我们认为武王是代表善良的力量,代表了仁的力量,所以我心甘情愿地来投降。

第二,就是他这个举动的结果。过去的规矩是什么?一个朝代攻灭一个朝代,就算不是全部,但基本也是要把前一个朝代的血脉全给斩断了,否则,就不会放心,如果还有你的子孙在,那你的子孙将来造反怎么办?

但微子是主动在亡国以后来投降了。周朝开国的国君一看,就让他继承了殷室,把他这一支留下来,没有斩尽杀绝,所以微子就被封在了商朝的发祥地商丘,这个国号就是宋,并且允许他用天子的礼乐来祭祀自己的祖先。

这个在孔子看来当然是天大的事情了,你把祖宗的血脉保留下来,这是大功德。

第二个仁者是箕子。

箕子比微子长一辈,是纣王的叔叔。当时有人看到他的侄子纣王这么坏,就劝箕子说:“你离开殷商吧,不要在你侄子的国家里。”

而箕子却说:”如果我离开了,就变成了彰君之恶,把国君的恶暴露给大家。自己是国君的叔叔,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在家里待了,别人就会想这个侄子是怎么回事啊,所以我不能走,一来会彰君之恶,二来会自悦于民,那就好像显得我去讨好百姓,所以我不走。”

他的选择是独自一个人隐居在箕山,并且假装自己疯了。

纣王发现以后,把他囚禁在今天河南的西华县一带。箕子就在这个地方构想出来一个伟大思想——洪范九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国古代宝贵的思想资源,它包括对自然世界、人生、人的行为、治国安民、天文、历数、象、祸福等的哲理思考。箕子是儒家的先驱之一,地位非常重要。他的思想,上面继承了大禹,下面开启了周公的明德保民和孔子的仁。

第三个仁者是比干。

他是中国古代忠臣第一人,有的时候被称为亘古第一忠臣,有的时候被称为国神,一个国家的神。

他曾去劝谏纣王,说,“主过不谏非忠也”,我看见自己的国王有过失,我不去进谏,那就是我不够忠;“畏死不言非勇也”,我如果因为怕死不说话,那我就称不上勇敢;“过则谏不用则死”,我发现国君有过,我就得进谏,如果国王听不进我就死。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话,所以被古人看作忠的最高典范。

他曾经强谏三日不去。纣王听不进去他的话,比干就在那儿唠唠叨叨地提了三天意见。纣王被他搞得烦死了,就问他:“你这样跟我搞,你凭的什么啊?谁给你那么大胆子啊?你连续给我提三天的意见啊?”

比干说:“我靠的就是善行和仁义。”纣王就发火了,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他说:“好啊,那你是把自己当成圣人了,好,我听说圣人心有七个窍,我还不知道是真还是假。”我们一般人的心有四窍,心房心室各两个。纣王当时就下令把比干的心掏出来看一看,实际上是借故把比干给杀掉了。

比干死那年63岁。这一幕感动天地,亘古流传。我曾经有机会去过比干的墓,它的周围的草长的特别,称为无心草,那个草里面没有心。这就是被孔子称做仁者的三个人。下面学习: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注释】

果,真正的;讳,把事情隐蔽而不敢宣布;色,是面容;媚,谄媚,用甜言蜜语讨好。

【译文】

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

【相关引申】

这是讲,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仁者,有圣贤品格,一般人看了会敬畏他,甚至会害怕他。一般人、流俗众为什么会敬怕他?因为他的“言不讳,色不媚”。他决不会讲那些客套、忌讳,或者是阿谀奉承的话,也不会讲花言巧语。一是一,二是二,说话实实在在,不会打妄语,故作掩饰,也不会说心口不一的话,有时候讲起话来直言不讳。他的脸色、容貌,不卑不亢,绝对不会显示出谄媚巴结,或者是奉承的样子。

仁者的行为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仁者的心清净,与人无争,与世无求,所说的都是利益大众的话,利益大众的话不一定都好听。古人云“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真正忠言可能不好听,但是听了之后能够接受,能够照做就有好处。我们必须要亲近仁者,这样我们的品德学问才能够提升。仁者需要做到下面五点:

第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博爱的情怀。仁者爱人也,首先要有爱心。

第二,应该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依照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克己复礼。

第三,应该具备崇高的境界和道德修养。

第四,应该智、勇、言兼备,并且遵循中庸之道。

智,就是你要有智慧,要有知识;勇,要有勇气,要有担当,要有责任感;言,要会表述,会表达。按照圣人之言来表述,来弘扬这种仁义的思想,来推广这种仁义的道德,必须智、勇、言兼备。这样还不够,同时你还要奉行中庸之道的和谐、平稳、雍容这样一种境界,做事不能忽左忽右,不能走极端。

最后一点更重要——仁人。

也就是说,具备了仁的品德的人,要有具体的行动和行为。不能关在门里,自己大讲仁义道德,或者就在课堂上讲仁义道德,或者说就把它作为书面上的一些教条,这不行。你要有行为,努力建立伟大的功业。这就是后来讲的修齐治平的道理,这是仁者的要求。

“果仁者,人多畏”。历史上,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下面讲一个子罕“不贪为宝”的故事,这个典故也叫“子罕弗受玉”。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叫子罕的官员,他品德高尚,为政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礼物,在百姓中很有威望。

有一次,一个宋国人怀藏宝玉,兴冲冲找到子罕:“小人专程来给大人献宝,请大人收下。”子罕接过宝玉看了看说:“你还是拿走吧,我不能收。”

献宝人以为子罕不识货,子罕却笑着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假如我收了你的玉,我们两人岂不都失去了各自的宝?”献宝人听后感到十分震撼和惭愧。

故事到这儿还没结束。献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玉碧,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于是,子罕把这块玉石放在自己的乡里,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卖出去后,把钱交给献玉的人,让他富有后才让他返回家乡。

子罕以不贪为宝的品德,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宋国那个献玉的人以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献给子罕,而子罕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廉洁。这叫“人各有其宝”,或叫人各有其志,这是不同的人生观的反映。我们要赞扬子罕洁身自好、不贪钱财的品质。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这样的“不贪”的品德,那社会就清明得多了。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言不讳,色不媚”中,“言不讳”是直言不讳的意思。

“直言不讳”是成语,出自《晋书·刘波传》。

公元383年,东晋军在淝水之战大败前秦军,孝武帝命刘波坐镇北方。刘波身患重病,估计不久就要离开人世,已经无能为力了。他上一道奏疏,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情况与治国建议讲出来,希望孝武帝重用能人守疆土。

“言不讳,色不媚”,意味着开诚布公地,坦率、毫无隐讳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正可谓君子坦荡荡,壁立行仞,无欲则刚,不用谄媚别人。

林则徐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做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直不阿,挺立世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意指悬崖峭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欲望,不向其他地方倾倒。

“无欲则刚”揭示了一个道理:去除私欲,就能无所畏惧;无所畏惧,就能一身正气,刚直不阿。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上面我们学习了亲近仁者的原因,下面学习亲仁的意义: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注释】

亲,在这里是指接近;仁,德性宽厚高尚的人;无限好,好处非常多;德,品德;日进,一天比一天进步;过,过错;日少,一天天减少;无限害,有很多坏处;小人,品德恶劣的人;进,向前;坏,是指败坏。

【译文】

这段话讲的意思是:能够亲近仁德之人,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因为他会使我们的道德学问一天天的进步,过失就会逐渐地减少。

不肯亲近仁人君子与圣贤教育,就会有无穷的祸害;那些品德恶劣的小人,便会趁机接近。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最后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相关引申】

亲仁的好与不亲仁的坏是显而易见的,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历代帝王的辉煌、沉浮,辉煌的是亲贤臣远小人的有善报,没落的是亲小人远贤臣的恶果。

下面有两个故事:

先讲“齐景公采纳谏言,施行仁政”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晏子春秋》,又名“景公之时”。

春秋时代,齐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

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

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

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了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推己及人是一种美德,自己温饱能想到尚未得到温饱的人,而且能够想方设法使得那些人也能得到温饱。有些人能想到,也许还能说上几句,可是仅仅停留在想到、说及,仅仅表示同情、怜悯,这还不能称之为推己及人。推己及人要有行动,晏子是想到了齐国还有人在忍饥挨冻,但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好找到机会启发景公来完成救济饥寒这件善事,使国君得施德政。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齐桓公。

齐桓公一生显赫,是—位有治国才干和雄图大略的统治者,他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了一些整顿和改革,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在春秋列国中成为第一个霸主。虽然争霸战争对社会经济有很大破坏,劳动人民对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对中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融合,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齐桓公早年任用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霸业。晚年亲近易牙、竖刁一帮弄臣,使自己活活饿死,国家败乱。我们来看看“齐桓公的教训”:

齐桓公有三个宠臣,他们是易牙、竖刁、开方。

易牙本来是一个普通的臣子,为了讨好齐桓公和他的卫姬,让他们尝到人肉的味道,竟然把自己刚刚三岁的儿子杀了,做成了肉菜献给齐桓公吃。

竖刁本来是侍候齐桓公的一个小童,为了可以随时随地跟随在齐桓公身边取宠,竟主动阉掉自己成为宦官。

开方是卫国的太子,却放着太子不当,跑来做齐桓公的臣子,15年不回家看自己的父母,父母死了也不去奔丧。

齐桓公认为,易牙爱国君超过爱自己的儿子;竖刁爱国君超过爱自己的身体;开方爱国君超过了爱自己的父母,所以对他们言听计从,十分宠信,国势日渐衰败。

当宰相管仲病重之时,这三个小人要接宰相班的野心差点得逞了。管仲对他们很反感,多次对齐桓公说:“对自己的儿子、父母都不爱的人,对自己身体都不爱惜的人,怎么会真心爱您齐桓公,对您尽忠呢?开方放弃太子的地位来侍候您,可见他的野心比太子的地位还要大!”

齐桓公哪里听得进这些忠告。后来,齐桓公病了,这三个小人原形毕露,公开为非作歹,对病重的齐桓公不理不睬,齐桓公终于被活活饿死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圣人之言,不可或忘。只要我们在内心种下一颗仁的种子,不断去亲仁,吸收养分,必然会获得福报,获得成功。

亲近仁者,亲近我们的良师益友,必定使我们得到很多的好处。“德日进,过日少”,道德学问一天天地进步,自己的过失越来越少,能得到无限的利益,让我们这一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一定是富贵的生活,但一定是快乐的生活。快乐从何而来?从德。颜回贫穷到极点,他依然是“不改其乐”,因为他有德。

我们怎么样才能够亲近良师益友?

就是说与良师益友相处,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要至诚、恭敬。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恭敬心才能够受教。

我们如何选择老师?要听其言,观其行。一旦找到了我们由衷佩服的人做老师,我们就要对老师有坚定的信心,因为信心非常重要。我们能不能够成就,关键就在于是否对老师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

“亲仁”不仅是亲近仁德的人,也包括亲近圣贤教育。“仁”,也代表仁道。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讲,一个君子,哪怕是在衣食住行、日用平常之间都不能违反“仁”,时时刻刻都不能违背仁道,这是真正亲仁。“造次”,就是在急促、匆忙的时候,“颠沛”就是困苦、受挫折、流离失所的时候。这些时候都不能够违背仁道,这是真正行仁道的君子。

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立志行仁道的人,不会做坏事。如果还有做坏事的时候,还有起恶念的时候,就是还没有真正行仁。

所以我们要检查自己有没有真正生起亲仁的志愿。如果真正有志于仁,立志于行仁,那么时时刻刻都会检点,都会反思,用圣贤教育来反思自己。

古人讲“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那是古人,现在一日不读圣贤书就面目可憎了。一天如果不学习、讨论圣贤的教育,烦恼习气就会起来,就又会造恶了。因此良师益友不可以远离,圣贤的经教不可以不学。

如果不学习,不亲近良师益友,就会出现“小人进,百事坏”。何为小人?追求世间名闻利养、自私自利、胸无大志,对圣贤教育不想学习,这是小人。“小”是心量小,他的心量只有他自己。大人心量大,心怀天下,心里装着宇宙一切的众生,没有自己。这样的人就是仁者。

《易经》讲“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如果不亲近仁者,则必定就在亲近小人了。人都是同类相聚的,我们如果不好学,不肯深入学习圣教,就与仁者越来越远,就会与小人相聚了。时间久了,自己不知不觉也就成了小人了。我们要很警觉,亲近仁者还是亲近小人,全在自己,这是从因上讲。从果上讲,亲仁者必定能够得到幸福人生,必定有成功事业,最后必定成圣、成贤。亲近小人则会烦恼,做人就会很失败,最后就堕落,结果是痛苦人生。

所以第六章虽然很短,但是也非常重要,告诉我们不可一日远离良师益友,不可一日不读圣贤书。

亲仁就要实践仁,如何实践仁呢?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意思是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得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小结】

“亲仁”这一章篇幅不长,但其寓意深远。“仁”体现着儒家核心价值观,所以亲近仁者更要行仁道,努力塑造良好的品行,使自己成为有益于自身,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之人。

我们现在学习《弟子规》,就是“亲仁”,就是“无限好”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我们来讲,学习《弟子规》就是瞄准前面人生的目标,借此机会自我调整、自我整风,整掉自己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使自己内心光明的一次绝好机会,目的是要“德日进,过日少”。

过去强调孩子一定要好好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话今天可能要做具体的分析了。古人要传达的精神是什么?你的财富也好,官位也好,所有这一切东西,最后哪个都不跟你走,都是要跟你离开的。只有一样东西不会离开你,那就是你内在的才学、品德,它永远不会离开你,别人想夺也夺不走。

“过日少”,如何做得到?那就是按照《弟子规》,逐条地对照自己的言、行,梳理自己,看看自己有哪一些做得不够。“过”,只有用忏悔才可以把它格式化,把它清除掉。

什么是忏?忏就是说出来;什么叫悔,改正。说出来之后这些东西就没了。把自己的缺点、毛病,甚至无法开口这样的事情也都能够检查、忏悔,说出来之后,下决心改正了,这是非常好的。说出来以后就给自己增加了一道防护墙,啊,这么做是对的,那么做是不对的,不对的今后就不去做了。这样的观念一定要在自己内心树立、坚固,坚固了才可以造墙,好的去做,不好的就不去做了。

有的人心有顾虑,我过去做了那么多的坏事,我今天说出来会不会有人取笑我呢?告诉大家,没有谁会取笑谁,没有一个人是完人,每个人都有某方面的缺陷。既然我们都不是完人,对照《弟子规》,每一条可能都有不足的地方。我们改正这些是为了使我们成为圣贤。

我们经历过几十年的人生之后,回过头来再学习一下,就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讲还是很新鲜的。并不是说我们进入成年了,这些道理就会自然懂得了,在小的时候我们如果没有学过这些基础,人过了中年,进入老年,我们照样有很多东西是不懂得的。年纪大的控制不住自己,也会晚节不保。这都说明了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也是改过的重要性。

 

作者:刘尚林

制作:王克力、刘剑南

编校:王丽华

相关链接:

《弟子规》详解(Ⅲ)第一讲:绪论

《弟子规》详解(Ⅲ)第二讲:总绪

《弟子规》详解(Ⅲ)第三讲:入则孝-1

《弟子规》详解(Ⅲ)第四讲:入则孝-2

《弟子规》详解(Ⅲ)第五讲:入则孝-3

《弟子规》详解(Ⅲ)第六讲:出则弟-1

《弟子规》详解(Ⅲ)第七讲:出则弟-2

《弟子规》详解(Ⅲ)第八讲:谨-1

《弟子规》详解(Ⅲ)第九讲:谨-2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讲:信-1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一讲:信-2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二讲:信-3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三讲:泛爱众-1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四讲:泛爱众-2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五讲:泛爱众-3

阅读 12596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