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备份频道(资料) > 日月峡药苑 > 正文

日月峡中草药:三颗针

媒体:日月峡  作者:日月峡人
专业号:王克力 2018/1/19 17:02:35
20060531_231x

三颗针

世人不识三颗针,

灌木丛中挂衣襟。

肠道杀菌真良药,

敢与黄连论仲昆。   --吴洋


20060531_119x
20060605_163x
20060605_164x
20060605_165

入药部位

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

性味

苦,寒。

归经

肝,胃,大肠经。

功效

清热,利湿,散瘀。

主治

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

炮制方法

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阴干。

生理特性

1.细叶小檗,生于向阳的砂质丘陵、山坡、路旁或溪边。
2.刺黑珠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向阳山坡、荒地、路旁及山地灌丛中。
3.蓝果小檗,生长在山地灌丛中。
4.猫刺小檗,生海拔600-2000m的山坡、路旁及林缘。
5.匙叶小檗生,于海拔300-800mm的河滩、戈壁滩或山坡灌丛中。

产地

1.细叶小檗分布东北、华北及狭西、山东、河南等地。
2.刺黑珠分布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3.蓝果小檗公布河北、四川、云南。
4.猫刺小檗,分布于狭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
5.匙叶小檗分布秦岭西端甘肃南部至西部、青海东部及新疆等地区。

相关论述

《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文章转自《百度百科》
阅读 3768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