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弟子规》详解(Ⅲ)第十八讲:学文-2
——2013年春节森林瑜伽养生讲习班传统文化课程
主讲:刘尚林
内容:
1.读书环境要求
2.培养恭敬心
《弟子规》详解--18--学文-2 mp3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弟子规》详解--18--学文-2 wma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第十八讲:学文-2
你看古圣贤,关于学文,从心、眼、口到如何读书,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一步步地来,现在到了对环境的要求了: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注释】
房室,这里指读书做功课的房间;清,洒扫整理;净,干净;几,是指长方形的矮桌;案,桌子;洁,清净无垢;笔,作字画的工具;砚,磨墨的工具;正,不偏。
【译文】
这段话的意思是讲:书房、卧房都要保持清洁、干净,墙壁也要干净,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桌面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这样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相关引申】
这是培养我们的恭敬心,从小培养勤劳的品质。如果我们心恭敬,自然房室、墙壁、文具都会正。看到有摆放不正的物品,我们很自然地把它扶正,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来培养自已的恭敬心。
东汉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叫陈蕃。这个人是举孝廉当的官,后来还当过太守,甚至尚书。
在历史上很有名,不仅仅是因为《后汉书》对他的评价:“汉世乱而不亡,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意思说汉朝很乱,但是乱了没有亡,是有好几位大臣的功劳,其中有一位就是陈蕃。这个评价很高。他之所以有名,其实是因为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的祖父曾经担任过河东太守,但是到了陈蕃这一代,家道中落,不是那种显宦之家。
15岁时,陈蕃曾在一个庭院里面读书。
一天,他爸爸的一个老朋友薛琴来看他。看到陈蕃读书的院子里杂草丛生、污秽满地,根本不打扫。他就对陈蕃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这意思说:“你这孩子,怎么不把你的庭院整理干净,准备有宾客来访啊?”
陈蕃当即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这话意思是说:“大丈夫应该扫除天下,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干嘛要我去扫一个小房间,有什么用啊?”
这个回答当时让薛琴感到很吃惊。一方面,他知道自己这个故人之子胸怀天下,是一个有大志的人。但是,又发现故人之子不拘小节,没有养成重视小事、小节的习惯。所以他就劝了一句,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天下的事情比这个庭院的事情复杂多了,你连你这个院子都伺弄不好,你还说什么要扫除天下?
陈蕃听了这个话以后恍然大悟。从此以后,他把自己的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自己读书的几案也擦拭得干干净净,养成了有条不紊的好习惯,后来得以成就大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过去这句教育孩子非常有名的话,这些年是听不到了,因为没有家长再指望自己的孩子打扫房子了,因为屋子早就由爷爷奶奶这些隔辈人争着打扫完了,没指望孩子去打扫屋子,都是指望孩子将来出息,打扫天下,指望让自己的儿子将来建立丰功伟业。家里乱点,被子不叠,书包不理,这些都不要紧,都没关系,我们帮你干就行了。
这是一个误区。应该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会给他以后的家庭、事业、人际关系带来很多的障碍。如果孩子是在这种教育理念下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婚后夫妻经常会因为家务活谁都不想承担、生活习惯不好而争吵不断,甚至结婚不到两年就闹离婚。究其原因,都是家长从小舍不得让孩子学习做家事,不教他们自理,一味地照顾、迁就,最终使孩子养成了懒惰与不知感恩的心理。所以有远见的父母,一定是从小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这些基本的生活能力,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以便他们将来长大后能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刚才讲的是对环境的要求。为什么对环境有这样的要求呢?曲礼曰:“毋不敬。”房间、桌子整洁,凡事皆有定位,是培养我们的恭敬心,从对人的恭敬心延伸到对物的恭敬心和勤劳习惯的培养。
我们继续学习: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注释】
墨,就是写字用的黑色颜料;磨,转动研磨;偏,歪斜不正;敬,慎重;心,五脏之一,古人认为心为思想意念的主宰,所以有心想、心思的说法,这个地方作意念解;病,瑕疵、缺陷。
【译文】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是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
【相关引申】
古人写字是用毛笔,写字都是磨墨,如果你墨磨偏了,那是心不在焉,心不正。如果字写得不工整,就是心有病了。什么病呢?就是叫不敬的病。
《大学》讲:“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是说,“修身从正心开始”,学问也是从正心开始。心一定要空明,要清净,如果心里头有很多浮杂的念头,比如愤恨、恐惧、贪爱、忧患,等等,这些念头积郁在心里,这个心就不正了。心不正就不专注,因此才会有所谓“墨磨偏”“字不敬”这些毛病出现。要修正我们的行为,首先要从修正自己的心开始,要把妄念统统放下,把自己的心空出来,接受圣贤的教诲。
《旧唐书》记载,唐穆宗非常懒,不太善于管事,但是他对书法很感兴趣。他就问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怎么样能把字写得像你那样好呢?柳公权是这么回答的:“写字先要把笔握端正,用笔的要决记在心里,只要心正,笔才能正;只有笔正了,字才能写正。”唐穆宗马上就知道了,这是柳公权在劝谏自己,便立刻端正仪容。这就是有名的笔谏。
古人是把这些都联系在一起,使我们懂得,无论是读书的方法也好,写字的方法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修心养性的方法。
柳公权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书法家,现在流传柳体就是柳公权的字体。
汉字是传承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我华夏子孙传古颂今的宝贵财富。古人说:“意在笔先,心正则笔正。”西汉文学家扬雄讲过一句名言:“书,心画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
“字如其人”,意谓人与字,字与人,二合一,一而二,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所以说,一个人写字不认真,把字写得乱七八糟、歪七扭八,证明他的心没有专注在这个字上。这一笔写到哪儿,到哪里该停,到哪里该顿,心里也没个底,同时也反映出他办事不认真、没规矩、心情浮躁。所以一定要把字写好,这样不仅继承发扬了民族的精华,还能培养自己认真严谨的作风。从我们平常的行为造作当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心态,因此心要正,心要净。
王献之是东晋时的“书圣”王羲之的儿子。他能诗善文,书法都很绝妙。
献之的字能达到他父亲那样炉火纯青的地步,与父亲王羲之对他的精心栽培分不开,但更主要的还得益于他在幼年的时候苦练书法。
献之学书法有两段生动有趣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王献之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书法了。
8岁那一年,一天小王献之正在书房专心地练字,父亲王羲之信步走进书房。
王羲之想试试小献之下笔的时候腕子用力怎么样,就轻手轻脚地走到献之背后,小献之竟丝毫没有察觉。
王羲之从身后用力拔他的笔杆,竟没有拔出。
事后,王羲之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有出息。”
小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练字更加勤奋了。写了一段,他觉得自己写得差不多了,就捧着自己的字让母亲看。不料母亲说:“差得远呢!”
小王献之又认真地苦练了两年,字已大有长进。
一天,他拿几张自己刚写的字给父亲看。王羲之翻了几张,连连摇头,叹了口气,见王献之写的字中有一个“大”字,他提起笔来,在“大”字下面加了一个点,变成了“太”字。
献之不知道父亲这么做是什么意思,于是又拿着自己写的字给母亲看。母亲看了又看,指着王羲之改成的太字说:“你写了这么多字,只有这一个点像你父亲的!”
献之大吃一惊,这一点正是父亲加的呀!他十分惭愧,深深感到自己写的字还差得多!他站在母亲房子里的窗前发呆,下决心刻苦练字,不能自满自足。
这时,父亲走进来,拍着他的肩头指着院里的大小缸说:“你写完这十八缸水,字就写好了。”小献之郑重地点了点头。
从此,他安下心来,刻苦地练字。最后,终于成了继他父亲之后又一个大书法家。
为什么我们发现一般书法家往往都长寿?显得也很年轻,因为他们写字就是一个修心养性的过程。写出的字和内心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千万不要忽略。过去讲写书法首先心要正,笔要端,凝神于笔端上。凝神于笔端这句话,就是把你的所有注意力、神专注在笔端上。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书法写得好的人,也是一个练功的过程,修心养性。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注释】
列,排列;典,重要的书籍;籍,书本;毕,终了;急,急迫的事;卷,指书籍;束,捆扎;缺,缺少;坏:毁损;补,修整。
【译文】
这段话意思是讲: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即使在有急事的时候,看完书也要把它顺手合上,放回书架原处;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即修补好,保持完整,这是对书的恭敬、爱护。
【相关引申】
这是讲,书要摆在一定的位置。我们看完了以后一定把它放回原处,不能乱放,要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现在有很多人读书,读完了,随便就把它放在一边,结果东一本西一本,到处都摆满了书。这样他就很难学到东西。万法唯心,因为他的心乱,心不静,就很难接受真理。
“动物归原”,这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良好习惯。无论我们用了什么东西,用完之后,要记得随手放回原处,这样不论是下次使用还是别人使用,都知道去哪里找。这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这样做事情便会有始有终,有条不紊。做父母的要做出很好的榜样来教导自己的孩子。
曾国藩先生曾经说:“案头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桌面的书不可以放多,看哪一本就放那一本,不看的我们要把它放在书架上,放在原位,整整齐齐、恭恭敬敬。这表达的是治学的态度。心中有书,学问就多了。
曾国藩的家书是很有名的,以后大家有机会可以看一看他的家书。他是晚清散文“湘乡派”的创始人,是湘军创始者和统治者,也是清朝的军事家、理学家和政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和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他所以取得这么高的人生成就,就是和他修心这个起点是有关系的。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这是培养孩子爱惜书籍,乃至爱惜一切事物;对书籍,对前人的知识,有一种尊敬,有一种恭敬。如果对待书籍是这样,那么长大以后对待自己的衣服、电脑、自行车或者小车,他都会爱惜。这也是习惯。
我们还知道司马光一生喜欢书,那么他是怎么样爱护书籍的呢?
司马光的书堂藏书万卷,他每天都在读书。晨夕披阅,从早上到晚上都一直在看,读了很多书。但他的书读了之后竟然跟新的一样。在记载里有一句话“皆新落,手未触者”,就是说,这书新的就像手都没碰到过一样,可见司马光非常爱惜书。
他读书前先要把几案,也就书桌擦干净,然后在桌子上铺一块布,再端坐看书。他坐累了想起来活动活动的时候,就把书放在事先准备好的一块方木板上读。他绝对不会用手去碰书,怕手上的汗把书给浸坏了。大家知道,他那个时代读的书都是线装书,如果线松动了,书就散了,所以司马光就经常补书。
他读书时还有个规矩,他是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而覆,就是先用大拇手指先捻着,之后用次指捻过。线装书是经不起折腾的,古人读书很有讲究,他读后还像新的一样。
“虽有急,卷束齐。”这种习惯养成了,其实耽误不了多长时间,而且能够帮助你收到好的效果。因为样样都有位置,都很整齐,一旦要什么书,马上知道到哪里去找,不会乱,而且更省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安详的态度。安详的态度就会少出错误,也省时间。
吕近溪,明嘉靖时宁陵人,著有《小儿语》。他曾经说过:“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如果心不安详,行动慌慌张张,急急忙忙,就会出错。
一个有深厚学问的人,行为态度都安详,这是平时养就的功夫。
“有缺坏,就补之”:这是讲对书的爱护。古代印刷术不发达,一本书来之不易。如果书有缺损,就一定要把损坏的地方补好,这是对书的恭敬。对书的恭敬,就是对圣贤教育的恭敬,就是尊师重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了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每次看书,他总是先洗手,一旦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净;他还学会了钉书、补书的本领,备有一套工具,如发现书有破损,便及时细心整理、修补,使之面貌一新。
你爱书,书也爱你,自有一份恭敬在其中。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收获,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获。书里也常常蕴藏着不可思议的度化救济作用。我们有的时候读圣贤的书,常常一些生活当中郁结的东西、疑惑的事情,一刹那间就找到了答案。找到答案的感觉是什么呢?是豁然开朗,是那种感觉非常痛快,心地光明的那种觉受,那种喜乐。
“韦编三绝”是句成语。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三,是一个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这个成语实际上是孔子勤读《易》的一则典故。
孔子到了晚年,花了很大的精力,把《周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连竹简的牛皮绳也给磨断了,不得不换上新的再用。
就这样,一连换了三次牛皮绳,孔子才把《周易》研究透。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如果五十岁就开始学习《周易》,那么就可以不犯大错误了。”
由此可见,再聪明的人,如果没有这种刻苦精神,也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有损坏,就补之”这句话引申的意思是不仅要爱护有形的书,也要爱护无形的书。
何谓无形的书?圣贤的教诲,是书中所载的道理。我们有没有爱护圣贤教育,首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依教奉行了,有没有按照圣贤的教诲,常常反思自己,检点自己,改过迁善?如果自己有不足,“就补之”,就马上把它改正过来。
圣贤书籍是用来对照我们心性的,哪一点不符合圣贤教育,就马上把它改过来,这叫补过。
自己能够力行圣贤教诲,就能感化别人。如果能够去弘扬,为人演讲圣贤教育,那就更好,真的是为现代社会补上缺漏。
圣贤教育现在到了极其衰微的程度,大众又急需,那我们就要补上,马上“就补之”,方法就是自行化他,自己力行,教化别人。
下面我们学习这一章的最后两项: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注释】
圣书:圣是“博通事理”,博通事理的人所写的书就是圣书,多半是教人智、仁、圣、义、忠、和等六德之事 ;屏,排除的意思;视,看也;敝,通蔽,障碍;聪明,指耳目,耳可以听其声察其意,目可以明察事物,所以也有智慧的意思;心志,善良的本性与志节;暴,伤害的意思;弃,放弃;贤,多才有善行的人称贤;驯致,亦作驯至,逐渐达到。
【译文】
不是传述圣贤道理言行的书籍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籍,都应该摒弃不看,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使我们的身心受到污染,心志变得不健康。
说话不讲道理叫“自暴”,做事胡作非为叫“自弃”,做人绝不可以这样;不自暴自弃,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可以逐渐做到的。
【相关引申】
这是讲,不是圣贤的典籍我们不要看,包括一切不善的书,那些教我们杀、盗、淫、妄的小说、报刊、杂志,那些不良的内容,不健康的东西,还有电视上一些不堪入目的节目,现在网络上还有很多内容、画面,所有不能帮助我们进德修业的,都是“非圣书”,统统都摒弃不看,因为那些东西会蒙蔽我们的智慧,会把我们的心志都搞坏了。
现在这种污染实在太严重了,网络更是处于无序管理之中,所以这也是当今人最大的不幸。
有识之士应该大声疾呼,发动一切力量,尤其是政府,来管理这些主导思想意识形态的阵地。那些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书籍、节目、电影、电视都应该制止,保护百姓的心志。
这个“屏”字很重要。目前我们自己要懂得去“屏”,我们自己不要去接触那些东西,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所以身为父母,一定要经常查看你的子女是否在接触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因为这些对孩子的身心伤害的确非常之大。
不必要的信息尽量摒弃,专心于自己应做之事,才能心情宁静。因此,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非常科学的。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要帮助他们,教导他们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而应该发奋向上,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把失败当作成功之母。任何美好的结局都要经过艰辛的努力才能得到。圣贤的境界很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自暴自弃”出自儒家重要典籍《孟子》,《弟子规》也正是用《孟子》的话来结束全书的。
《孟子》中讲道:“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孟子讲,你一个自暴的人,我都没有什么话跟你讲,你自己都放弃了,我还跟你讲什么?你一个自弃的人,自己都不追求上进,自己就没有要求,你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你不是按照礼、按照义,你的言行不是按照这个来做的,就叫自暴。一生如果不能朝着仁义的目标去要求自己,去奋进,这就叫自弃。
孟子引用颜渊的话发问:“舜何人也?予何人也?”舜是什么人啊?我是什么人啊?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孟子的答案是:“人皆可以为尧舜。”而尧舜是古代的圣贤、圣王,换句话说,只要我们从小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习惯,只要我们不自暴、不自弃,每一个人都会接近自己心目中的圣贤,每一个人都会实现自己的理想,都不会虚度自己的一生。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是圣人,他对我们讲人性本善,常常用尧舜来做例子,告诉我们“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人人本有本善。
本善,孟子说了四个方面。他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恻隐之心,就是仁爱的心的开端。
孟子又讲:“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说明凡为人,必定有这种德行,这些德行是本性中自然而然就有的。
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也;羞恶之心是义之端;辞让之心是礼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四端,恻隐心、羞耻心、辞让心、是非心,是人的四个本善的开端,就像四肢一样,“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这就讲得很清楚,我们本性本善就有,但是却说自己不能够做出善行,这是自暴自弃。因为本性上我们与圣贤无二无别,所以有信心,要发愿做圣贤。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明白道理后,要慢慢按部就班地去做,就是“可驯致”。驯,是慢慢地改造自己,把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气、烦恼统统改过来,最后都改掉了,那就成为圣贤了。
【小结】
第八章实际上是《弟子规》的小结和劝导。学习《弟子规》首先懂得学文与力行的辩证关系,力行《弟子规》,其次就是要掌握读书的方法,创造整洁的读书环境,以恭敬的心对待圣贤书,接受圣贤的教育。
弟子规宗旨在于教导为人子弟如何尽本分、保身心、全人格、善交友、勉学文等礼仪规范,使其成为文质兼备的彬彬君子。它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共1 080个字,言简意赅,是历代名士家教、家训的精华,它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
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力行方面,即按照《弟子规》的113项要求,一一地落实在行动上。我们的目标是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获得圆满的人生。
要创造自己的辉煌人生。怎么来创造呢?怎么来达到这个目标呢?
我们按照圣人的教诲,按照《弟子规》的这些要求来做,而《弟子规》所有的要求,都是生活当中的小事情,没有哪一件事情是惊天动地的。但就是这些小的事情,如果没有在小的时候去注意培养、端正,长大后会影响一生。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用心去做事,用心地去改正自己,吸取历史上的那些教训,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我们就会成功;不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我们就会失败。
我们了解了许多典故,知道了这失败的可怕后果,那就是不但我们本身会遭受重创,有时会殃及一个家庭,甚至是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
有位彭鑫博士认为,仁义礼智信实际上就是《弟子规》的浓缩,对应着身心健康,所以说,《弟子规》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现在西方有一种提法,叫做生活方式疾病,就是生活方式不对导致的疾病。反过来,我们用古圣先贤的这些教诲,约束我们的生活方式,就会避免许多疾病,甚至把很多已经得的病给治好。这种治病方式不用花钱也不用吃药,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谨记《弟子规》中教给我们的为人处事的道理,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开始,养成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发挥博爱的精神,勤于追求学问,就可以健康幸福地生活,圣贤之路不远矣!
一个人无从选择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环境,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式,和仁山智水融通,和思想智慧对接,会使人精神充盈,明智通达,坦荡而不改其乐。无论处于何种艰难困苦的关头,只要承传“仁义、礼、智、信”,忠恕为本,以德治国,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就能共创礼仪忠信、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
事实上,学习是生命的根本任务,读书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学习,跟谁学是很重要的;读书,读谁的书不能不慎重。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习要亲近最优秀的老师。圣人是万世师表,孔子、老子、佛陀、古圣先贤,今人无缘亲近,但圣贤的教诲藏在经典里,读圣书,闻圣言,悟圣心,得圣力,也是亲近圣贤的好方式。
孔子云:“君子有三德。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智慧之心;亲民,就是孝亲敬祖之心;至善,自信信人之心。智慧,亲情,信心,惟有读圣贤书,做圣贤君子而能得。古人云,积德百年元气厚,读书三代雅人多。
所以读经典,从学《弟子规》开始,正可谓:圣学之门,幸福航标,我读圣贤书,家传幸福,代代兴旺。
《弟子规》虽然这个册子很薄,但是里边承载的历史是厚重的。它给予我们的教诲都是历经几千年认证的,是古圣先贤总结的精华中的精华,每一个字都有很深的道理。
因此,我们感恩古圣先贤为我们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更感谢今天那些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努力和贡献的人们,使我们还有机会能读到圣贤的书。感谢我们在座发愿力行《弟子规》的人们,使我们有这样殊胜的机缘一起来研习,这的确是我们人生的一大幸事。
谢谢大家!
作者:刘尚林
制作:王克力、刘剑南
编校:王丽华
相关链接: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