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日月峡专题 > 义工故事 > 正文

把一切献给大山的人——记日月峡的二哥二嫂刘尚平夫妇

媒体:原创  作者:日月之光
专业号:日月之光 2013/7/14 19:23:43


 


                             钟声和鸣日月相辉映

                             我们相聚在同一时空

                             万千艰难同德建家园

                             汗血染着春夏秋冬

                             心系日月峡的义工啊

                             灵魂安住在林海群峰

                             以无悔的生命和信念

                             融入日月同辉的光明

                             为天下老人谋求归宿          

                             大愿续写心路的历程         

                             为未来子孙撑起蓝天  

                             利生的事业代代传承          

                             圣洁的莲花心中开放          

                             不巧的丰碑屹立苍穹

    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是原始生态绿色环保的旅游胜地,是森林养生养老的自然家园。这个公园全部是由义工志愿者建设的。这义工志愿者队伍也因此获得了“中国优秀义工志愿者团队”荣誉称号,被称英雄的队伍。刘尚平、王雅琴夫妇是这支英雄队伍中的优秀代表。

20040501_2

1998年,日月峡森林公园建设之初,刘尚平就义无顾地投身其中。当年冬季,带着爱人王雅琴住进了日月峡新盖的红树墩房子里,成为日月峡的建设者和守护人。

刘尚平是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创始人刘尚林先生的弟弟,铁力市乡里乡亲的年轻人称呼他们“二哥二嫂”。这一叫,就是多年,来日月峡的人都知道日月峡的“二哥二嫂”。现在“二哥二嫂”这个称呼已经不是年轻人专利,而是日月峡义工对刘尚平夫妇的尊称。二哥二嫂”这个亲切的称呼,表达着人们发自内心的对刘尚平夫妇的敬佩。

在日月峡二哥二嫂率先垂范,勤勤恳恳地工作。他们爱心淳厚热情待人义工们来到山上,首先得到的是他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心灵上的慰籍,衣食住行上的温暖。大家见到二哥二嫂就见到亲人一样,似有回到家的感觉。二哥二嫂的性格相近,善良、质朴、率直、刚强走起路来疾速如风;干起活来勤勤恳恳;高兴起来爽朗笑声响彻山谷。他们以乐观的态度从困难重重的路上走来,他们以坚定的信念从环境恶劣的过去走来;他们亲身经历见证着日月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们太阳般的心灵,使日月峡溢彩流光

                    守护山门的人

二嫂王雅琴,矫健的身材,略黑的皮肤,干净利落。上山前,是商店的营业员。优越的工作条件,里的丈夫老人和孩子使她对生活十分满足。

和二哥上山后,她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不习惯,因为山上事事都有困难,处处都有干不完的活没白天没黑天地忙。刚来的时候,二嫂的身体并不是很强壮,面对又苦又累的活很发愁,但是又不能不去完成,她犯过难,流过泪。但是她知道,她和二哥的责任别人是不能代替的,他们要处处以身作则

IMG_3194 

有一次,她和二哥到哈尔滨林学院买树苗,二人亲自往回背。二哥走得快,她又累又急,就大哭起来.......类似这种情况,二嫂经历的太多太多了,渐渐地也就习以为常了。

红房子是他们来山上安家落户的居所。因为是在冬季施工盖成的,墙壁不断渗水,满地的水有时还要用水桶往外淘。屋里又凉又潮湿,这种环境让二嫂凉,患上了腰腿痛风湿病有时疼痛难忍。

每当冬季来临,全体义工下山后,二嫂都默默地陪着二哥守护着公园。山上的气温已降到零下30多度,红房子里的墙壁挂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霜,室内的温度低得让人伸不出手。尽管这样,二嫂仍然咬牙坚持着……

随着岁月的流逝,二嫂坚定了在山上安住的决心。她明白了:和二哥在山上搞建设,在这里安家创业,是大山的需要是众生的需要是日月峡的需要!她对日月峡的那份挚爱之情越久越厚,对大山的感情越来越深。

20040901-30 

日月峡最初做饭的锅灶是搭在红房子外面,为了遮风挡雨,支起一个简易的塑料棚。冬天寒冷的山风吹来,筷子冻成了坨,蒸的馒头只有八成熟。平时用的水要到较远的地方去挑。夏天出汗多,没有地方洗澡,只能到树边的小河里冲洗。这种生活二嫂已经习惯了。她的心里越发亮堂起来。她只有一个念头:和二哥一起在公园坚守到底!

周围的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她,使她从中体悟到:不管再苦再累,她和二哥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因为她每天都看到义工们为公园的建设默默地奉献着,每天都看到游客们在山上流连忘返及脸上露出的笑容,每天都看到漫山的绿色给生命带来的无穷活力......

   她和二哥感受着天地的灵性日月的精华山河的宽广她的胸怀也和大山一样,充满了日月的光明

6月齐心协力0
IMG_5450DSC05004DSC05036x 

   毕竟,她和二哥与大山已经不能分开。

   公园建设初期,没有像样的食堂,设施简陋,条件艰苦,也没有专职的厨师二嫂就主动地把做饭的工作承担起来。她干活麻利,直言快语,风风火火,心中更有对他人的那份热情。她尽可能地满足义工们的口味,对特殊有病的义工,有时单独为他们做吃的。

那时,有个别患病的义工给二嫂出难题,惹二嫂生气。在过去依她的脾气是无法接受的。但是,她时常想起刘尚林老师重托语重心长嘱咐:“你辛苦了!这些义工都是宝,你一定要把他们照顾好,吃好喝好,一个也不能少!”想到这些,她心中的烦恼顿时消散了,慈悲之心油然而生。从此,真正地把他们视为亲兄妹。

后来,二嫂负责看护公园的大门,成为尽职尽责的守门人。二嫂在看护山门和游客交往过程中,历练了心智,磨练了性格。按规定收取门票费,有个别游客很不情愿,有时会和二嫂发生争执。这时,二嫂就耐心地劝说他们,讲解山上的管理制度,希望他们从实际出发,理解支持公园的工作,体谅公园的难处,说服他们按游园、参观规定办事。

因为接触游客多了,工作顺手了,见到游客她就见到家里人一样格外亲切。有时和游客攀谈起来,有时为游客介绍公园规划和每个景点的特色。由此,吸引了许多游客携亲带眷来到日月峡。看到这些情景,二嫂心里无比的欢喜。因为她知道,游客不仅得到大自然生态养生带来的身心健康和愉悦,而且启迪了智慧,净化了心灵,增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20061013_3420040809-37 

    他们没有节假日,即使是春节——这个举家团聚的日子,他们都不能同时下山和亲人团聚。每年除夕的下午,二嫂让二哥下山陪老人过节,自己一人坚守岗位。除夕夜,远处传来了鞭炮声,她越发觉得孤独寂寞。她从窗户向公路望去,外面除了白雪山风,一个人影也没用。山林随风呼啸着,发出吓人的呜鸣声。刚开始,二嫂很害怕,可是凭着她对日月峡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心,毫无怨言地坚守着......就这样,她在山上陪伴着二哥坚守了十几年。

    日月峡的蓝天白云、松风泉石,见证着二嫂陪伴二哥在日月峡度过的十几个春夏秋冬,十几年日日夜夜,见证着他们十几年来在雨雪风霜中孤独坚守。

有一年,二嫂年迈的父母病了,由于山上处于旅游旺季,工作脱不开身,不能下山为老人尽孝,她就把父母接到山上,一边工作,一边照顾老人。为此,义工们十分感动。

    日月峡早已成为二哥二嫂真正的家。他们每天都在为这个大家庭尽心尽力地付出着,很少考虑自己的儿女。有时,孩子们想他们了,也只能去山上看望。

有人问二嫂,“为什么要在这儿坚守?”二嫂笑着说:“总得有人来呀。”

朴实,平淡,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

二嫂经历的艰辛,无法用笔墨表达,二嫂无私奉献的精神无法用绘画去描绘。但是,她留给我们的是心灵的启迪学习的榜样力量的源泉

在写完这些文字的时候,二嫂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化入了日月的光明......二嫂永远地走了,义工们望着月亮的时候,就想起了二嫂。美丽的月亮就二嫂在向我们微笑。

二嫂比月亮更美!

二嫂是伟大的,她将生命和热血融入了日月峡,铸就了义工永久的丰碑!——正是:

    创业安家浴山风,奉献十载利群生。                     

    坚守虔诚动天地,舍身忘我大愿成。

              担起大山的人     

钟声响了,吃早饭的时间到了义工们来到了餐厅。今早儿,二哥、马(义工大队长)等几个主劳力的座位上又是空的。大家心里都清楚,准是天不亮时二哥又带领他们悄悄地到工地干活去了。这是常事儿,一日三餐,有很多时候,他们很晚才回来吃,因为活忙。

DSC07034DSC07168 

他们回来了,老远就觉着他们身上的热气逼人。二哥一边吃饭,一边和几位队长商量当天的工程情况这是二哥的老习惯。这位整天一身尘土一身泥,永远穿着迷彩服和义工们一起大干的公园管理处主任,布置工作一般都是在餐厅,趁着大家吃饭集中时,三言二语交待清楚,征求大家意见后,当场拍板敲定,定了就干。

放下碗筷儿,二哥的四轮子车已经响起来,一溜烟驶向远处拉料去了。工作繁忙,人手少,二哥自己开车,自己装料,自己卸料。除非装卸大件需要别人帮忙,否则二哥都是自己干。

十几年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二哥把最苦最累的活挑在肩上,默默地承担。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没有休息日,不分昼夜地忙,奔波于各个施工现场。二哥是位肩宽胸阔,浑身充满着无穷力量的高大魁梧的钢铁汉子。在工作生活上没有什么困难能吓倒他,没有什么艰险能阻挡他。这也许是与他小时候吃过太多的苦,参加工作后经历了太多的事儿有关吧。

二哥年时,在铁力林业局机务段工作曽经是出席全国先进班组,出席省、市先进班组标兵的1043包车组组长。开始在小火车上烧火,一干就是10年。后来当过7年的司机长,又当过3年的技术员。1993年在铁力客运站任党支部书记。

艰苦的工作环境,培养了他不怕困难的顽强精神;各种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虚心好学善于钻研,使他掌握了许多工种的技术车、钳、铆、电、焊等,二哥无所不能驾驶和修理各种车辆更是不在话下。

二哥干起活来干净利落,以一当十。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已62岁的人,挟起两袋水泥(重约100公斤)行走如风。扛石头、扛木材,他冲在前面,并且把最重的扛在肩上。二哥工作起来是忘我的,他把全部的精神和力量,都献给了日月峡。

有人说:二哥火车头一样,只要认准了方向,就带领大家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公园建设几年来,在万千艰难中,他的内心总是充满了光明和希望;无数的风雨雷电,铸就了他的钢筋铁骨。

二哥的意志极其坚强 ,不愧是钢铁铸成的汉子。在工作中偶尔有受伤的时候,但是,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二哥决不会离开工地。有一次,二哥在干活时由于速度过猛,不慎摔倒,造成手腕严重扭伤,红肿得如馒头大。义工们纷纷劝二哥:休息几天,养养伤。但是二哥放不下山上的工程,在医院经简单的处理后,立即赶回现场,又和大家大干起来。义工们无不为之感动。

在山上,因为潮湿,二哥早年患了痔疮。他根本当回事。再加上山上的施工特点,工期短,任务急,没有时间看病。后来发展成为肛漏。但他还是拼命不停地驾车工作,四轮子车的颠簸使座垫染成了红色,他坚持着侧身驾驶。有人在所里发现了大量的便血,但是不知道是谁有严重的痔疮?突然有一天,二哥住院了,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的病情已经耽误多日了。医生说:“早点来就好了,现在化浓的地方已有拳头大,必须手术治疗。”这样,从未休过病假的二哥不得不住进了医院。二嫂说:他的病,我也不知道,他有病从来不说......义工们敬佩二哥,心疼二哥。在他们心中,二哥一座山,然而他又是担山的人。

二哥是担山的人,又是山的主人,他和全体义工一样,把日月峡当成自己的家。他们知道:脚下的路是伴随着艰难走过来的。为了建设好这森林生态旅游及养生养老的自然家园,有条件要干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好。

真是有多少困难,就有多少智慧。在日月峡的建设中,二哥出主意想办法,攻克的难关不胜枚举。

在落座弥勒菩萨石像的时候,巨大沉重的石像,抬过较宽的河道有一定困难。二哥急中生智地说:“在河道上搭上木板,一头高一头低,再往木板上洒水,起润滑作用,人拉住石像,由高到低,滑过河道。果然如此。这样,又省时又省力,大家赞不绝口。

    在观世音菩萨石像就位时,为了保证安全,也是二哥想出的办法:让木工做了个木爬犁,把石像和刻满“心经”的石料放在爬犁上,用四轮子车拉到就位的地方,圆满落座。

拱北峰的十八个罗汉石像分别落座在山上的十八个拐弯处。十八罗汉落座工程,工作量极大。由于山坡陡,装载石像的四轮子车上不去,吊车也上不去。怎么办?二哥灵机一动,想到了铲车的作用。铲车的载重量是两吨多,可以代替吊车。另外,铲车爬坡能力强可以用它拉着装载石像的四轮子车到达石像落座的位置,然后直接吊起石像就位。这样决定后,一切顺利,石像相继被一个一个的安全地运到拱北峰上,圆满地完成了这项罗汉石像落座工程。——正

二哥实干加巧干,千方百计攻难关。

为使公园早建成,智慧光明心中现。

二哥是日月峡建设的主心骨、顶梁柱、指挥员。

在日峰脚下,屹立着雄伟的五牛石雕群像,这组群像象征着日月峡义工建设者的形象,体现着义工建设者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在五牛群雕石像落座前,雕像被运到山上后,落座的时间迫在眉捷。可是就在这关键时刻,公园的总策划人刘尚林先生因故不能在山上指挥工作,把“五牛”安放的指挥任务交给了二哥,并且再三嘱咐一定要按期完成。

完成这项工程难度极大:一是石雕巨型高大,二是占地面积大,三是底座大,四是工期短。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义工。随即,二哥召集各组负责人开会,要求高质量,高速度地全力突击,齐心合力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二哥千方百计想办法找来了三台拉料的翻斗车,找来了挖基础的钩机,自己驾驶四轮子车到石料厂拉石头。全体义工全力以赴,时间紧、任务急,晚上挑灯夜战,一干就是半夜。每天他们仅睡三、四个小时。经过几个昼夜的拼搏奋战,他们如期地完成了这项重大艰巨的工程任务。由于过度的操劳和辛苦,几天内二哥消廋了多斤。义工们每当看到二哥的身影,深深地感动,由衷地敬佩!

日月峡的建设一直在进行,二哥的责任也一刻不。初春和初冬时,河里的水经常因温差在冰上浮流,有时流到沙石路上。为了保护路基和路面,二哥自己排水,自己开车拉料,自己修路。冬天,他踏着没膝深的雪去山上检修电路、电线和电闸,排除跑电、跑火等事故的隐患,确保了山上安全生产、安全施工、安全防火。夏天修车,二哥躺在车底下,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满身的汗水,满身的油土。

在日月峡这个大家庭里,二哥是当家人。他以身作则、勤俭持家。他经常对义工们讲:山上的建设资金来之不易,是社会各界捐赠而来,我们一定要节约啊!在他的影响下,义工们时刻想到节约一分钱、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

在公园的建设中,二哥总是精打细算,时时处处为公园节约开支。无论是大小活,能够自己承担的,一律不外雇其他人员。公园的东环路,全长约1.25公里,工作难度大。义工们在二哥的带领下,艰苦奋战。二哥亲自开推土机、四轮子车,推土拉料,圆满地完成了筑路任务。仅此一项工程,就为公园节约了多万元。

为了节省汽油,二哥外出办事只要能开摩托车去,就不开汽车。这样,十几年下来也为山上节约了一笔可观的资金。他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制造小工具、小零件,满足工地干活的需要。山上建设初期,二哥亲自制造了耕地用的铁犁,为后勤义工种地提供了方便,使义工们每年都能吃到自己种的蔬菜和玉米。

二哥是钢铁汉子,但内心深处又是充满着感情。他对别人的那份温暖,时常体现在他对义工的关心爱护上。早期的四轮子车是老式的(12马力), 比较落后,载重量小,遇到超载时,很容易跑坡。有时工程任务繁忙时,难免超载,再加上山路的陡峭,很容易出事故。司机工作的危险性很大。看到这种情况,二哥决定自己亲自驾驶。有人问:“为什么不让原来的司机驾驶?”二哥说:“他还年轻,我怕四轮子车跑坡,伤着他。我年纪大了,不要紧。”每当在关键时刻,二哥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正是:

钢铁二哥温情多,义工兄弟挂心窝。

排忧解难为他人,昼夜大干抢险活。

我们在采访二哥的时候,提到二嫂,二哥的眼睛湿润了,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深情地说:“王雅琴跟着我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停了一会,二哥接着又说:“义工们也不容易,撇家舍业的,各家有各家的难处。看到他们把这儿当成了家,我不能不干好工作啊。”

二哥、二嫂与所有义工志愿者,共同用智慧和汗血书写了日月峡的辉煌。日月峡日月同辉、奇松异石的自然地理奇观以二哥二为代表的日月峡人建设生态环保、绿色养生养老胜地的弘愿深深感染着国内外有识之士,吸引着更多的志愿者们,捐资洒汗,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不断创造着生态和生命的奇迹。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他们的奉献精神非语言笔墨所能指陈,非文学绘画艺术所能描绘。他们创造的日月峡文化和日月峡精神已属人类共有,已属于天地、日月乃至宇宙......

    在滚滚红尘中,他们的灵魂凝望着太阳,建造起自然和谐的生态家园。他们是担山的人,但最终被大山托起......

日月峡的义工建设者们是举世无双具有伟大奉献精神的团队二哥二嫂是这个团队的带头人。他们传奇的英雄事迹为高山所景仰,为松涛所传唱,为日所同辉

二哥二嫂走出了世间绝无仅有的 “义工之路”——  正是:

他们穿越了火海冰山,

坚守虔诚,凝聚信念,

把生命化入日月,

让烈焰涌出金莲。

                                      (2013年7月13日完稿)

注:此稿作为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开园纪念日献礼!

阅读 322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游客于2013/7/15 22:27:30写道:
li 
心悦于2013/7/15 17:18:16写道:
义工精神在日月中生辉,照亮天地!
游客于2013/7/15 16:38:21写道:
义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游客于2013/7/15 14:57:44写道:
向日月峡英雄的义工们敬礼!
游客于2013/7/15 8:36:51写道:
行者的榜样,不灭的精神。
游客于2013/7/14 20:27:03写道:
向日月峡的英雄敬礼!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