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子
千金辛温有毒性,
破积逐水力无穷。
小便不通痛难忍,
毒蛇咬伤有救星。 --吴洋
入药部位
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
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外用疗癣蚀疣。
主治
用于二便不通,水肿,痰饮,积滞胀满,血瘀经闭;外治顽癣,赘疣。
相关配伍
1.治水气:联步一两,去壳研,以纸裹,用物压出油,重研末,分作七服。每治一人,只可一服,丈夫生饼子酒下,妇人荆芥汤下。凡五更服之,至晚自止,后以厚朴汤补之,频吃益善。仍不用吃盐、醋一百日。(《斗门方》)
2.治阳水肿胀:续随子(炒,去油)二两,大黄一两。为末,酒、水丸绿豆大。每服以白汤送下五十丸,以去陈莝。(《摘元方》)
3.治小便不通,脐腹胀痛不可忍:续随子(去皮)一两,铅丹半两。上二味,先研续随细,次入铅丹,同研匀,用少蜜和作团,盛瓷罐内密封,于阴处掘地坑埋之,上堆冰雪,惟多是妙,腊月合,至春末取出,研匀,别炼蜜丸如梧桐于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木通汤下,不拘时,甚者不过再服,要效速,即化破服。病急旋合亦得。(《圣济总录》续随子丸)
用法用量
1~2g,去壳,去油用,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禁忌
孕妇禁用。
炮制
采集加工
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筛去泥沙,洗净,捞出,干燥,用时打碎。
生理特性
二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根柱状,长20厘米以上,直径3-7毫米,侧根多而细。茎直立,基部单一,略带紫红色,顶部二歧分枝,灰绿色,高可达1米。叶交互对生,于茎下部密集,于茎上部稀疏,线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4-7毫米,先端渐尖或尖,基部半抱茎,全缘;侧脉不明显;无叶柄;总苞叶和茎叶均为2枚,卵状长三角形,长3-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近平截或半抱茎,全缘,无柄。
花序单生,近钟状,高约4毫米,直径3-5毫米,边缘5裂,裂片三角状长圆形,边缘浅波状;腺体4,新月形,两端具短角,暗褐色。雄花多数,伸出总苞边缘;雌花1枚,子房柄几与总苞近等长;子房光滑无毛,直径3-6毫米;花柱细长,3枚,分离;柱头2裂。蒴果三棱状球形,长与直径各约1厘米,光滑无毛,花柱早落,成熟时不开裂。种子柱状至卵球状,长6-8毫米,直径4.5-6.0毫米,褐色或灰褐色,无皱纹,具黑褐色斑点。花期4-7月,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产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栽培或逸为野生广泛分布或栽培于欧洲、北非、中亚、东亚和南北美洲。
药材性状
呈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5mm,直径约4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具不规则网状皱纹,网孔凹陷处灰黑色,形成细斑点。一侧有纵沟状种脊,顶端为突起的合点,下端为线形种脐,基部有类白色突起的种阜或具脱落后的疤痕。种皮薄脆,种仁白色或黄白色,富油质。气微,味辛。
文章转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