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净与执着
七绝 - 中华通韵
心净如莲不染尘,
道场遍地自安身。
执着念起成枷锁,
处处牢笼困此心。
乙巳正月偶思
编辑:七绝·心净与执着诗注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们常常寻觅着一片内心的净土,以求得片刻的安宁与自在。古人云:“心若清净,处处是道场;心若执着,处处是牢笼。”此七绝诗,便是对这一心境的深刻诠释。
首句“心净如莲不染尘”
以莲花为喻,描绘了心境清净之美。莲花生于淤泥之中,却能保持自身的纯净与高洁,不受外界污染。同样,人的内心若能如莲花般清净,便能超脱世俗的纷扰,不为外物所动。此句不仅展现了心净的美好,更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次句“道场遍地自安身”
进一步阐述了心净的益处。道场,原是佛教修行之地,此处借指修行、悟道的场所。当人的内心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时,便能在任何地方找到修行的契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心安身定。此句鼓励人们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修行的机会,随时随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第三句“执着念起成枷锁”
笔锋一转,揭示了执着的危害。执着,是对某一事物或观念的过度执着与追求。当人的内心被执着所困时,便如同戴上了无形的枷锁,无法解脱。此句提醒读者要警惕内心的执着与偏见,以免它们成为束缚自己精神自由的枷锁。
末句“处处牢笼困此心”
则是对执着危害的进一步描绘。当执着念起时,人的内心便会被各种欲望、执念所包围,如同身处牢笼之中,难以自拔。此句以强烈的对比和形象的比喻,强调了摆脱执着、追求心净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此七绝诗通过莲花、道场、枷锁、牢笼等意象的巧妙运用,深刻揭示了心净与执着之间的对立关系。它告诫我们,要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宁静,警惕执着的危害;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修行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要勇于摆脱内心的束缚与偏见,追求真正的自由与解脱。愿我们都能如莲花般清净无染,自在安身于世间万物之中。
赋诗:刘尚林
诗注:刘尚林
编发:王克力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