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日月峡养生 > 养生效应 > 正文

成瘾的反面不是清醒,而是连结

媒体:内在关爱  作者:陈志恒
专业号:张方译 2016/4/28 12:21:36

「成瘾的反面不是清醒,而是连结(connection)。」


2015年六月,英国知名的杂志编辑约翰海利(Johann Hari)于TED的演讲中,在结尾时做出了上述强而有力的结论。 


这段历时14分钟的短讲,颠覆了我们对于成瘾行为的认知,引起众人的高度关注。甚至有人把它制作成动画,在网络上疯传。 


约翰海利花了三年的时间,钻研大量有关成瘾的研究,访谈戒瘾领域的专家学者,甚至与毒瘾患者接触,发现,以往我们认为引发成瘾的是毒品中的化学物质与人体交互作用后,使得人们开始无法自拔地依赖成瘾物质。然而,这些并不是正确的;成瘾的最重要原因来自于生活中缺乏健康的人际关系。在关系连结的断裂之下,个体开始与毒品产生连结。


而成瘾正是自我破坏行为的其中一种。


有意义的人际连结对我们的生存而言具有莫大的功能,同时还能增进我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相对的,生活中缺乏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或者关系质量恶劣,却可能带来莫大的灾难。


最早的人际连结来自于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与父母之间关系的质量,影响着个人日后所有的人际互动,以及是否有着与他人发展有意义的人际连结的能力,包括爱与被爱的能力。


孩子长大后的许多自我破坏行为,包括暴力、飚车、各种成瘾行为(酗酒、毒瘾、网络沈迷…..)、性滥交、辍学、自我伤害……等,都与生命中重要他人之间关系连结的断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连性。通常是与父母的关系,长期处在紧张、冲突、对立或疏离之中,最严重的便是不接受自己的父母。

在我服兵役的时候,担任的是中辍生教育与辅导的替代役男,我的工作是到各国中去辅导与协寻中辍生。大部分辍学或出席率不稳定的孩子,白天没来学校并不是到处鬼混,而是待在家里睡觉。


我时常到孩子家里去找人,通常是祖父母前来应门,把我带到孩子的床前。老人家无奈地告诉我,这孩子怎么样也叫不起床。我把孩子硬挖起来,看着他睡眼惺忪且不情不愿地梳洗换装,背起什么也没装的空书包,缓步地与我上学去。


才国中而已,这些孩子为什么把自己搞成这样?在孩子清醒之际,我与他们闲聊,了解到,他们总是彻夜挂在网络上,直到清晨才睡。


我以为他们是对学校课业不感兴趣,时常勉励他们不要自甘堕落,或者要他们的家长多多督促他们。然而,静下来与他们深入谈谈时,总是可以从他们口中听到家中如连续剧般的故事情节:单亲、隔代教养、父母失联(入狱、跑路、出外工作)、家暴、儿童虐待、甚至乱伦。


这些孩子谈起自己的父母,眼神中总是带着对父母的恨意,或者用着疏离不在乎的语调谈着家中的长辈。

这些孩子在家中,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连结大多是断裂的。他们沈迷于各种形式的网络活动,以致于荒废学业,作息混乱甚至到了辍学的地步。逐渐地,在学校也成了边缘人,同学不再跟他们互动往来,师长就算担忧也没多余花心思在他们身上。在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任何有意义的人际连结。


这些孩子们大多不接受自己的父母,他们埋怨父母、痛恨父母、无法原谅父母;他们不想提起父母,在心里没有给父母一个该有的位置。


我们的生命来自于父母,若不接受父母或其中的一方,就是不接受自己的生命。于是,我们便会有意无意地透过各种方式毁掉自己的人生,让自己在课业、前途、感情、人际关系、事业与财富等方面无法成功;最极端的便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那么,看似健全的家庭中—双亲俱在、收入稳定、关注学习、没有闹离婚、没有家暴、没有儿虐,孩子就头好壮壮,令人放心地成长了吗?


答案是,不一定。即使处在看似功能健全的家庭中,有许多孩子仍会出现各种自我破坏的行为。我在长期投入的青少年辅导实务工作中看过很多类似案例,这也是关于关系连结的最大迷思。


若是家庭成员的互动气氛是紧张、高压的,即使有着关系链接,但链接的质量是叫人痛苦有压力的,孩子们也会选择主动在情感上切断与家人之间的联系。


所以,重要的不只是有一份关系存在,而是关系的质量。关系的质量良好,才称得上是「连结」;否则,同处屋檐下,亦可相见不相识,把彼此当作空气。


这给为人父母者一个相当重要的启示。当你用尽全力帮孩子安排接受最好的教育,提供孩子生活与成长过程中所需一切的资源,但你关注的可能只是孩子的外在表现,却没有在内在的情感层面与他链接上。

那么,如何与孩子在内在的情感层面链接上,以创造高质量的关系呢?


简单来说,就是展现「同理心」与给予「正向回应」。


同理心是能对孩子的情绪状态感同身受,同时温暖地将你对他的理解表达出来,让他知道你懂他的感受,你是与他在一块儿的,这便是一种连结。


正向响应则是尽可能地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赞赏、认可与支持。这来自于你对孩子的信任与尊重,愿意鼓励他去创造与实践自己的人生梦想。


在什么时机点做到上述这些?


答案是,无时无刻。关系质量的建立与维持,有赖每一个接触片刻高质量的互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反而使孩子感到混淆。最好将这种照顾模式内化成为你人格特质的一部分。你的孩子也将拥有这样的人格特质,并自然地用这样的方式与他的孩子相处互动,高质量的关系连结于是得以代代相传。


这便是我们给予下一代最好的礼物了!

 

 

 
阅读 110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