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生多主流化 > 综合动态 > 正文

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防沙治沙“一盘棋” 因地制宜植新绿

媒体:人民日报  作者:董丝雨
专业号:日月峡资讯 2024/6/11 11:02:17

夏日炎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治沙现场施工正酣,上百名治沙工人两人一组,配合默契,抓紧时间铺设草方格。过去一个月,这里已高质量完成了4000亩流动沙地的治理任务。

“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一年来,作为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坚持系统观念,科学安排重点工程项目,统筹推进沙化土地、退化草原、河湖湿地保护与修复,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

全要素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走进位于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的内蒙古、辽宁两地联防示范林建设施工现场,道路两侧刚挖好的树坑里,放着两个水袋。“其中一个在树苗栽好后迅速浇水,保障树苗成活,另一个底部有小孔,以滴灌的形式渗入树苗周边的土壤,保障树苗抗旱生长。”阿尔乡镇林草站站长李占勇说。

彰武县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相邻,两地联手建设防护林带,形成阻风沙、护耕地的绿色生态屏障。

为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内蒙古、辽宁建立区域防沙治沙联防联治沟通联络机制,加大两地市县林草部门会商交流和沟通协调力度,及时共享信息。同时,在两省区项目设计上,合理配置乔灌草比例,使交界区过渡得更自然。

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范围涉及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5省区。一年来,各地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探索区域联防联治的新路子。同时,积极谋划全要素治理项目,充分体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国有林总场深井子林场,过去的一片采伐迹地,如今已披上新绿。“这片地的面积是58公顷,造林目的是防风固沙、修复生态,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保障。”深井子林场党总支书记徐开明说。

打破各自为战,防沙治沙“一盘棋”。2023年,松原市围绕查干湖、科尔沁沙地北方防沙带和松花江沿江水土保持带,启动“一湖两带”综合治理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沙地造林、沙化草原恢复、退化湿地修复、沿江水土保持……覆盖森林、草原、湿地、沙地的一体化保护修复体系初见成效,目前已完成5个示范区10.3万亩的生态治理。防沙治沙从单要素向全要素治理转变,着力提升歼灭战片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科学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站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其白线科尔沁沙地项目重点治理区的平台上眺望,连绵起伏的沙丘被一条公路一分为二。两侧的沙障方格里,刚刚撒播下去的草种,萌发出星星点点的绿意。

“翁牛特旗是赤峰市境内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重、治理最难的地区。”翁牛特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刘环宇说,“我们总结出‘以路治沙’的模式,将沙地细化分割成‘治理网格’,解决治沙材料运输问题的同时,还能方便牧民出行。”

今年5月,随着全长15公里的第十六条穿沙公路其白线竣工通车,全旗“六横十纵”治沙网格体系正式形成。目前全旗穿沙公路总里程479.5公里,沿路完成沙地综合治理面积351万亩。

作为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内蒙古通过长期实践,因地制宜探索出不少可复制的防沙治沙方法:赤峰市巴林右旗的网格化沙障治沙法,通过在沙丘上铺方格沙障,给沙生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被用来攻坚最严重的沙化土地;通辽市科左后旗的“深栽浅埋”种植法,在抗旱保水的同时还能保证适宜地温,苗木成活率由过去的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在其他省份,一批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也得到科学推广应用。彰武县开创樟子松引种治沙先例,带动“三北”地区樟子松固沙造林超千万亩;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的“郝氏造林法”,有效破解太行山浅山丘陵区石质山地造林难的问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运用生物、工程、农业相结合的措施,形成系统治理模式。

多方参与提高防沙治沙效率和质量

挖坑、种苗、浇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治理项目区,多伦县彰泰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占军带着成员们赶早上山,栽树植绿。

“今年,我们合作社向县林草局主动申请及签订合同承包治沙项目,雇用周边100多人,从事幼苗装杯、项目区栽树等工作。大家就近务工,每人每天能挣300元。”宋占军说。

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模式,锡林郭勒盟引导农牧民及其合作组织发挥建设和管护的主体作用。

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覆盖地域广阔、治理任务艰巨,在充分发挥当地群众力量的同时,还借助央企资金、管理、技术、信息等方面优势,提高防沙治沙效率和质量。

大型机械往来穿梭、平整土地,治沙工人扎设沙障、种植苗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南缘治理首期项目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这是内蒙古东部地区首个央企参与的防沙工程,由三峡集团、中林集团通过组建项目公司的形式负责建设,以扩大林草覆盖、消灭裸露沙斑为目标,建设周期3年,计划治理沙化土地面积36万亩,总投资3.4亿元。2026年完成后,林草覆盖率提升5.36%。

沙海鏖战,绿潮兴涌。今年是“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开局的关键之年。“为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我们将进一步科学安排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实现可治理沙化土地全覆盖,稳步提升林草植被盖度,构筑起保护黑土地和粮食安全的生态屏障。”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董丝雨)

阅读 542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